伊斯兰教逊尼派与什叶派之间的共同点与分歧点
  • عنوان مقاله: 伊斯兰教逊尼派与什叶派之间的共同点与分歧点
  • نویسنده: 来源:古兰经信息网
  • منبع:
  • تاریخ انتشار: 20:10:32 1-10-1403

伊斯兰教逊尼派与什叶派之间的共同点与分歧点
 
一、逊尼派与什叶派的起源及其名称的由来

逊尼派

1. 逊尼派的定义

逊尼派亦称“逊奈与大众派”,自称“正统派”是伊斯兰教最大的宗教、政治派别,占世界穆斯林的四分之三。该派承认四大正统哈里发艾布•伯克尔、欧麦尔、奥斯曼、阿里的哈里发地位的合法性;遵循艾布•哈桑•艾什尔里、艾布•哈米德•安萨里的教义学说,遵行四大教法学派——哈乃斐派、马立克派、沙菲仪派、罕百里派的法学主张。14世纪初,逊尼派中分化出由生于美索不达米亚哈兰的伊斯兰教义学家、教法学家伊本•泰米叶倡导的“赛莱菲叶派”,即遵循伊斯兰早期前三代时期的伊斯兰教义。18世纪由阿拉伯半岛纳吉德人穆罕默德•本•阿卜杜•瓦哈卜进一步发展了伊本•泰米叶的“赛莱菲叶”学说,遂形成了“瓦哈比派”。

“逊奈”一词为阿拉伯语音译,意为“行为”、“道路”、“传统习惯”等。在伊斯兰教的术语中指先知穆罕默德的“言论”、“圣行”、“默认”。后把早期正统哈里发,特别是艾布•伯克尔、欧麦尔在处理教务和国家事务过程中形成的行为规范及行政、司法惯例也列入“逊奈”的范畴。

先知生前关于继承人的问题,先知亲属的地位、先知的遗产等问题在圣门弟子中产生了不同的意见和不同的理解。譬如先知说:“伊玛目(领袖)出自古莱什族”,而另一传述说,“领袖出自古莱什族中的哈希姆族”,即先知和阿里的家族。对此,后来的伍麦叶王朝的哈里发们强调领袖出自古莱什族,因为伍麦叶族是古莱什族的一支,这样他们就有权当领袖。阿拔斯人以“还权给哈希姆族人,即先知的家族为口号,推翻了伍麦叶王朝”,建立了阿拔斯王朝。

先知曾经说过:“我为你们留下了两件法宝,即真主的经典和我的亲属,如果你们坚持它,就不会迷误。”什叶派说:先知的亲属指阿里、法蒂玛和哈桑、侯赛因。因为先知除了他们再没有亲属,这一点从先知在其他场合的言论和行为可证明。逊尼派说:先知的亲属也包括圣妻、阿拔斯人和艾布•塔利卜的其他儿子及其后裔,如阿里之兄阿盖伊勒和贾法尔的儿子们,他们也是先知的亲属,因为他们与先知的血统关系也比较近。这段圣训由逊尼派的主要圣训集和什叶派的全部圣训集通过20多个传述系统及许多圣门弟子传述和辑条,但是伍麦叶王朝的哈里发们把“我的亲属”改为“我的逊奈”,成为“我为你们留下了两件法宝,其一是真主的经典,其二是我的逊奈。”阿拔斯王朝沿用了它,他们都出于防范阿里,法蒂玛的后裔夺取政权。

先知在许多场合说,阿里是他的遗嘱执行人,继承人和辅臣。因此,早在先知时代,关于先知的继承人、先知亲属的地位,先知的遗产等问题出现了不同德意见和派别。一方面,以阿里、法蒂玛为代表,哈希姆族中的圣门弟子以及非哈希姆族的少数十分虔诚,喜爱阿里和先知亲属的圣门弟子,如圣妻乌姆•赛莱麦、安马尔•本•亚希尔、赛里曼•法勒斯、米格达德•本•艾斯瓦德、胡栽法•本•叶曼、赛海里•本•胡奈夫、奥斯曼•本•阿迪伊、伊本•阿拔斯、穆罕默德•本•艾比•伯克尔等,多半是释奴,没有社会地位的人和辅士。他们亲近阿里,团结在阿里的周围,被先知称为阿里的“什叶”(阿里的团体、阿里的支持者),他们是什叶派的前身,什叶派先于逊尼派。

另一方面,以欧麦尔(出身于古莱什部落中的阿迪伊家族)、艾布•伯克尔(出身于古莱什部落中的太姆家族)、艾布•奥拜岱•本•杰拉哈(出身于古莱什法哈尔家族)为代表,许多非哈希姆家族的圣门弟子支持他们,如奥斯曼•本•阿凡(出身于古莱什中的伍麦叶家族)、阿卜杜•拉哈曼•本•奥夫、圣妻哈夫赛(欧麦尔之女)、圣妻阿伊莎(艾布•伯克尔之女)等,他们出于宗教和政治上的考虑,不赞成阿里做先知的继承人,理由是,如果先知的继承人(哈里发)出自古莱什哈希姆家族,即先知和阿里的家族,就会成为不可变更的世袭制,别的家族无权竞争。

第二个理由是阿里在历次战役中斩杀了许多古莱什的骑士、精英,尤其是古莱什族中人数最多,势力最大的伍麦叶家族的精英,他们不喜欢阿里,如果阿里继任哈里发,新生的伊斯兰国家可能不稳定。

第三个理由是阿里太年轻,在白德尔战役、吴侯德战役、壕沟等战役时,阿里才20几岁,先知逝世时才31岁。阿拉伯人的传统习惯是在最年长者中推选族长。

持这种观点的人主要以欧麦尔为代表。他们是逊尼派的前身。欧麦尔是一位强有力的人物,无论在蒙昧时期和伊斯兰时期。他以胆大、果敢、坚强著称。在伊斯兰之前,作为古莱什的特使出面与其他部落谈判、交涉。

先知接受伊斯兰使命的第五年欧麦尔信仰了伊斯兰教。入教前,欧麦尔激烈反对先知、反对伊斯兰。另一个激烈反对先知、伤害先知的是阿慕尔,本。希沙姆(艾布•哲海里)。先知向真主祈求以两个欧麦尔中的一个援助伊斯兰(欧麦尔与阿慕尔在字母,书写上一致。但语音不同),真主答应了先知的请求,欧麦尔信仰了伊斯兰教。由阿卜杜拉•伊本•买斯奥迪传述:欧麦尔入教前,当时先知秘密传教,穆斯林人数不多,我们不敢去天房礼拜,怕遭到古莱什伤害。欧麦尔入教后,公开宣布:“我欧麦尔已经信仰了伊斯兰教,谁反对就来跟我决斗…”无人敢来决斗,伊本•买斯奥迪说我们敢去天房做礼拜了。

欧麦尔入教后成为先知的得力助手之一。他刚直,勇敢、坦率、富有见识,敢于向先知提不同的意见和自己的看法。在政治、军事问题上,先知和重要圣门弟子协商时,他常提出个人见解,先知往往采纳。一次先知对艾布•胡莱赖说:“你去向穆斯林宣告:凡念诵并内心诚信万物非主,唯有安拉,穆罕默德是安拉的使者,能进天堂。”艾布•胡莱赖从先知那里出来,正好碰见了欧麦尔,就告诉了欧麦尔先知的话。欧麦尔一听,就给艾布•胡莱赖一个耳光说,“不要宣布,如果宣布了,人们不会再做善功了。”艾布•胡莱赖返回禀报给先知,先知思量片刻后说,就让他们去做善功吧!

伊斯兰教历6年11月,公元628年,先知率领约1000名穆斯林,并邀请一些非穆斯林前往麦加做副朝(伊斯兰教前的阿拉伯人也有朝觐天房的传说习俗),共约1500多人。11月是禁月(阿拉伯人把1、7、11、12四个月确定为禁月),在这几个月里麦加禁寺不许开战、厮杀。先知选择11月禁月并邀请一批非穆斯林前往麦加,除随身佩刀外,没有携带任何武器,前去麦加只做副朝,没有敌意。但是麦加古莱什人认为穆罕默德以副朝为名,实则是进攻麦加,于是派两位古莱什名将哈立德•本•瓦里德、艾克来麦•本•艾布•哲赫里率骑兵阻击。穆斯林们到达离麦加不远的侯代比亚村时,遭到古莱什骑兵的袭击。先知派代表前往麦加说明此次穆斯林们前往麦加并无敌意,而只是副朝。古莱什派代表到侯代比亚村与先知谈判,由阿里执笔,先知接受了对方提出的全部条款,其中有不平等的内容,如投奔穆罕默德,信奉伊斯兰教的古莱什人,由穆罕默德负责遣回;投奔到麦加古莱什的穆斯林,古莱什不负责退回。最后签名时,阿里写上了“真主的使者穆罕默德”,古莱什的谈判代表苏海里•本•阿穆尔说:“我们承认你是真主的使者,我们就不反对你了。”要求删去,阿里不删,先知亲手涂去自己的名字前面的“真主的使者”尊衔。此时欧麦尔大怒拔出宝剑要杀古莱什的代表,先知制止。欧麦尔质问先知:“你是不是真主的使者,我们是不是穆斯林,他们是不是多神教徒?这是你个人的意见还是真主的启示?”先知答:“是真主的启示。”

这次来副朝的原因是,迁士们迁徙到麦地那6年多时间,经历了白德尔战役、吴侯的战役、壕沟战役、现在处于休战状态,迁士们思念故乡麦加心切,那里有他们的亲人和财产,他们只能做礼拜时朝向麦加禁寺,不能前去目睹天房。先知也有同样的感受。一部分迁士向先知建议,在禁月里麦加不许厮杀,我们为什么不去做一个副朝呢?先知朝思暮想,一天夜里真主通过先知的梦启示先知,他和穆斯林们不久要进入麦加。先知把这一喜讯告诉给穆斯林大众,他们欣喜若狂,于是准备前往麦加副朝,不料麦加古莱什贵族不遵守阿拉伯传统的禁月之禁忌,竟然派骑兵袭击。在阿拉伯人看来这是最严重的侵犯,因此刚直的欧麦尔怒不可遏。

然而,先知具有长远的战略眼光,既然真主许诺穆斯林不久将进入麦加,他坚信不疑。当时伊斯兰发展很快,时间对穆斯林有利。古莱什不守禁月,以兵戈相见,在半岛的阿拉伯人中信誉丧失殆尽。先知愿意签订合约,表现了先知和穆斯林们的诚意,在阿拉伯各部落信誉提高。至于不公平的条款,实际上不可能发生,投奔到麦地那信奉伊斯兰教的人不可能返回到多神教。后来投奔到麦地那,信奉了伊斯兰教的几批麦加古莱什人约300多,先知根据“侯代比亚和约”让他们返回麦加,但是这些穆斯林坚持自己的伊斯兰信仰,不愿意回到麦加受迫害,于是他们扎营在麦加周围的商道上,袭击古莱什的商队。古莱什无奈,只好请求先知把这些穆斯林召回到麦地那。

条款第一条规定双方休战10年。第五条规定穆斯林们副朝一事延迟到翌年。这些条款是先知和穆斯林的胜利,因为古莱什贵族原来根本不承认先知穆斯林的生存权,以多欺少,以强欺弱,曾几次发动侵略战争,妄图斩尽杀绝先知和穆斯林。现在承认了,并允许先知和穆斯林翌年到麦加做副朝。穆斯林们赢得了时间,对付麦地那附近的犹太人,解放了海白尔。第二年根据和约,先知率更多的穆斯林前往麦加朝觐,古莱什人撤到麦加周围的山上,穆斯林们安全地完成了副朝,离开麦加,古莱什人从山上观望穆斯林副朝的情景,高念赞颂词,高喊“真主至大”!表现出雄赳赳,气昂昂的豪迈气概,许多古莱什人,尤其是青年人看到了穆斯林们朝气蓬勃的精神力量,看到了伊斯兰的胜利。原来因摄于古莱什贵族的淫威不敢前往麦地那投奔伊斯兰的人纷纷前往麦地那,信奉了伊斯兰教,其中有古莱什名将哈立德•本•瓦利德、阿慕尔•本•阿绥、奥斯曼•本•泰勒哈等。

艾布•伯克尔被推举为哈里发后,欧麦尔是其重要辅臣,实际上也是欧麦尔力主,并率先向艾布•伯克尔宣誓效忠,成为先知的第一任继承人。欧麦尔也常反对艾布•伯克尔的决策,提出他个人的主张,艾布•伯克尔多半听从。譬如,《古兰经》中规定:“天课只归于穷人、赤贫者、征收、管理天课的工作人员,团结其心者、无力赎身的奴隶、无力还债者、为主道征战者、旅途中遇到困难者。”(9:60)

一天欧麦尔去找哈里发艾布•伯克尔,正好碰见了几个新入教的犹太人刚从哈里发的办公室出来,手里拿着一个批条,欧麦尔夺过来一看,上面写着驼、牛、羊、迪尔汗的数字,是哈里发批给他们应得的国库中的天课。欧麦尔撕碎批条,气冲冲地进去见哈里发说:现在不能在分给他们天课了,伊斯兰强大了,新穆斯林不断增加,我们把国库的财产给了他们,前方的穆斯林战士,老穆斯林如何想,国家的开支怎么办。艾布•伯克尔听后觉得有道理,就说,你说的对,就按你的意见办。

欧麦尔根据《古兰经》中停止、被停止经文的存在,演绎出随着时间、空间、局势的变化,对《古兰经》、圣训可以灵活应用。先知建在时,因情况变化,真主降示新的经文,废止旧的经文。现在先知不在了,启示停止了,遇到新问题,学者们应进行创制、演绎新教法。而阿里和什叶派认为有经、训依据的教法不能改、废止,但在经、训中没有的问题,随着时代变迁,情况变化可以进行演绎、创制新教律。欧麦尔创立了一条新原则:凡对伊斯兰国家和穆斯林大众有益的事,真主喜欢,圣人赞成。根据这条原则,后来的逊尼派教法学家们,如四大教法学家进行创制,演绎新教法。因此欧麦尔被称为“意见派的领袖”。

先知逝世后,阿里、阿拔斯等先知的亲属正在料理先知的后事,在“塞基法”辅士们推举他们的领袖赛尔德•本•欧巴德为先知的继承人(哈里发)。欧麦尔闻讯,叫上艾布•伯克尔和艾布•奥拜岱•本•杰拉哈赶往“塞基法”与辅士们争辩,最后迁士们以先知的圣训:“领袖出自古莱什”赢得了胜利。欧麦尔推举艾布•伯克尔,并率先向艾布•伯克尔宣誓效忠,在场的多数人效法,遂推举艾布•伯克尔为先知的第一任哈里发。希提的《阿拉伯通史》说:“或许这是预先计划好的,参与这种计划的是欧麦尔•本•罕塔卜、艾布•奥拜岱•本•哲拉哈和哈里发本人。他们是掌握初期伊斯兰教命运的三人小组。”而欧麦尔显然是三人小组组长。

2. 逊尼派的形成及其名称的由来

逊尼派(圣行派)或“逊奈与大众派”(正统派)这一名称的来历是,伊玛目阿里于伊历41年,公元661年被哈瓦利吉派人刺杀身亡后,穆斯林大众推举阿里的长子哈桑为哈里发,因此,现在的有些逊尼派穆斯林学者和历史学家认为哈桑应该是第五位正统哈里发。但是,在穆阿威叶强大的军事压力下,哈桑感到,连他的英雄父亲都难对付穆阿威叶,他动员了十几万军队,准备进军叙利亚,但是,穆阿威叶用金钱收买了他的先遣部队司令奥拜杜拉•本•阿拔斯,他心灰意冷,决定与穆阿威叶媾和,把哈里发位让给穆阿威叶,侯赛因和一批将领反对。哈桑:我父亲说过:《古兰经》中“盖德尔之夜强于一千个月”(97:3)中的一千个月指的是伍麦叶族人的执政期,即天命如此。哈桑与穆阿威叶签订了“和约”,“和约”中提明只让位给穆阿威叶,他之后的哈里发由穆斯林大众协商选择。穆阿威叶把先知的圣训:“我为你们留下了两件法宝,其一是真主的经典,其二是我的亲属”改为“我为你们留下了两件法宝,其一是真主的经典,其二是我的逊奈。”“逊尼派”或“逊奈与大众派”这一名称是在伍麦叶王朝时代针对什叶派而起的,其中对什叶派有贬义。“逊尼派”似乎指“什叶派”不遵循先知的“逊奈”,“大众派”指“什叶派”是少数,“逊尼派”是多。实际上,穆阿威叶和伍麦叶王朝根本不遵行先知的逊奈。阿拔斯王朝沿用了“逊奈与大众派”这一名称。

什叶派说,圣人时代,先知不让门弟子们记录“逊奈”、圣训,唯恐与《古兰经》文混淆,既然圣训,逊奈尚未辑录,先知留什么?先知给阿里传授了许多知识,还传授了对部分《古兰经》文的不公开的注释,譬如“盖德尔之夜强于一千个月,”指伍麦叶族人的统治期,其间先知的后裔和虔诚的穆斯林大众遭到镇压和屠杀。伊玛目阿里在被推举为哈里发之后的许多演讲中预言了侯赛因将被惨杀,哈贾只屠杀清廉的穆斯林大众等未来的事件。这都是先知告诉阿里的。什叶派认为先知的亲属指阿里及其后裔,阿里代表先知的逊奈,后来的事实证明阿里坚决遵循先知的“逊奈”。

伍麦叶王朝和阿拔斯王朝,尤其伍麦叶王朝自称“逊奈与大众派”,声称他们遵循真主的经典与先知的逊奈,遵循前三位正统哈里发的道路,打着“正统派”的旗号,镇压、屠杀先知的后裔,镇压和屠杀敢于反抗他们的什叶派和逊尼派的虔诚穆斯林,为了维护他们的王权,他们禁止传播先知关于阿里的许多圣训,或进行篡改,禁止传播阿里的功德。

逊尼派教义学、教法学体系的基本形成是在伍麦叶王朝(661-750)后期和阿拔斯王朝(750-1258)前期。其间出现了一批逊尼派的著名教义学家和教法学家,如哈桑•巴斯里、艾布•哈桑•阿里•艾什尔里、艾布•哈尼法、马立克•本•艾奈斯、穆罕默德•本•伊德勒斯•莎菲仪、艾哈迈德•伊本•罕百里、阿卜杜•拉哈曼•奥扎仪、苏富扬•骚勒、艾布•哈米德•安萨里等。

尽管伍麦叶王朝和阿拔斯王朝的大多数哈里发们违背经、训,违背逊尼派的宗旨,诅咒功勋卓著、先知最喜爱的门弟子阿里,迫害先知的后裔,但是,逊尼派的学者们和逊尼派的穆斯林大众喜爱阿里、法蒂玛及先知的后裔,遵照先知的指示,在礼拜中祝福先知和先知的后裔。先知有关阿里的圣训和阿里的功德在民间广泛流传。哈桑•巴斯里说:“伊玛目阿里是真主射向他敌人的一支准确的箭。”伊玛目罕百里说:“在先知的门弟子中没有一个人具备像阿里所具备的那些美德。”之前,伍麦叶王朝和阿拔斯王朝的哈里发们不承认阿里的正统哈里发地位。伊玛目罕百里是圣训学家,他搜集辑录、研讨了先知关于阿里的许多圣训,和阿里个人的功德后,确定阿里为第四位正统哈里发,为逊尼派的穆斯林大众所公认。

什叶派

1. 什叶派的定义

什叶派(这里指什叶派的主流派十二伊玛目派)是伊斯兰教第二大宗教政治派别。凡承认,并拥戴阿里为先知的第一任合法继承人,承认,并拥戴阿里、法蒂玛的直系后裔中的11位伊玛目为穆斯林大众的领袖者为什叶派。

“什叶”一词为阿拉伯语的音译,意为“团体”、“集体”、“支持者”、“党派”等。

前已述及,先知关于阿里是他的遗嘱执行人、继承人、辅臣等有许多圣训,加上阿里个人的功德,一批特别虔诚的圣门弟子,如艾布•艾优卜、安马尔•本•亚西尔,米格达德•本•艾斯瓦德、赛里曼,法勒斯,贾比尔•本•阿卜杜拉、艾布、赞莱、胡栽法•本•叶曼、胡栽麦•本•萨比特,艾布•萨比特、艾布•海赛姆•本•提哈尼、哈希姆•本•欧太白、法祖莱•本•阿拔斯,阿卜杜拉•伊本•阿拔斯、圣妻乌姆•赛莱麦等十分亲近阿里,支持阿里,团结在阿里的周围,他们是什叶派的前身。

2. 什叶派的形成及其名称的由来

“什叶派”这一名称首先是先知提出来的。由伊本•阿拔斯传述:当降示《古兰经》文:“信教并做善功的人,这等人是最善的人。”(98:7)时,先知对阿里说:“阿里啊!你和你的‘什叶’,在复活之日是满意的和被喜爱的。”

由辅士贾比尔•本•阿卜杜拉传述:我们曾和先知在一起,阿里向先知走过来,这时先知对我们说:“这个人和他的‘什叶’,在复活之日是成功的。”

先知还说:“阿里啊!你和你的‘什叶’(支持者、伙伴)及喜爱你和你的‘什叶’的人进天堂;反对你的人和对你认识过度的人进火狱。”

伊玛目阿里在谴责骆驼战役的发动者泰勒哈、祖拜尔和伊本•祖拜尔等人进攻巴士拉,杀害那里的穆斯林兄弟时说:“他们进攻我的‘什叶’,他们背信弃义地杀害其中的一批人……”

因此,什叶派为他们的这一名称而自豪、荣幸,因为它是先知和伊玛目阿里所起的名称。

什叶派真正形成一个强大的宗教政治派别,是卡尔巴拉惨案之后,因为伍麦叶王朝的暴君残酷地杀害了先知的外孙侯赛因,这一事件震惊了当时的伊斯兰世界。同情、支持什叶派的穆斯林人数巨增,为侯赛因复仇的思潮形成一股反抗伍麦叶王朝的强大的精神力量。

什叶派的思想学说在伊玛目阿里的演说、遣训、信件、格言、箴言中有所阐述,但什叶派主流派——十二伊玛目派的教义学说,教法制度,如伊玛目教义,“塔基亚”原则,伊玛目世系、什叶派教法演绎的原理等在第六代伊玛目贾法尔•萨迪格(699-765)时代基本形成。伊玛目贾法尔•萨迪格是当时伊斯兰世界深孚重望的伊斯兰学者,他精通《古兰经》、圣训、教义学、教法原理学、哲学、文学、占星学等多种学科,受到各派穆斯林学者和穆斯林大众的普遍敬重。他创办了一所麦地那伊斯兰学院,当时伊斯兰世界的各派穆斯林学子前往麦地那向他求教,他培养了几千名伊斯兰学者。著名的逊尼派教法学家艾布•哈尼法和马立克•本•艾奈斯等曾师承于他。伊玛目马立克评价伊玛目萨迪格说:“伊玛目贾法尔•萨迪格是当代人类最有学问,最精通教法的学者。”

伊玛目贾法尔•萨迪格的教义,教法学思想逐渐形成了“贾法尔学派”或“贾法尔主义”,它与逊尼派教法学比较接近,故后阿拔斯王朝哈里发试图把它纳入逊尼派教法学体系,但没有成功。

十二伊玛目世系的最后确立是在九世纪。伊历265年,公元878年,第十二代伊玛目穆罕默德•麦海迪突然失踪,他年青尚未结婚,没有子嗣,伊玛目传系中断。当时的什叶派学者们根据经、训和前代伊玛目们的论述,断定穆罕默德•麦海迪是隐遁的伊玛目,十二伊玛目世系确立。

十世纪,十二伊玛目派中涌现出一批著名学者——圣训学家,教义学家和教法学家他们著书立说,并搜集辑录了什叶派的“四大圣训经”,其内容与逊尼派的“六大圣训集”大同小异,但其传述世系有所不同,主要以伊玛目阿里及其后裔的传述为依据。该经为十二伊玛目派的教义学说和教法制度,进一步提供了系统的经典依据。什叶派的圣训学家穆罕默德•本•库莱尼(?-941)编辑了巨著《卡菲》、《宗教学大全》收有16000多段圣训,并加有注释,该书为十二伊玛目派进一步提供了教法学的经典依据。

什叶派的教义学家哈桑•本•穆萨•努目赫特(?-922)著有《什叶派诸支派》进一步完善了十二伊玛目派教义学说和政治主张的理论基础。

3. 什叶派教义学说的依据

(1)《古兰经》中关于阿里的经文

真主在《古兰经》中点名谴责一些最激烈反抗真主,伤害使者的人,如《古兰经》第111章中提到艾布•莱海比;有阐明教法的,如在《古兰经》第33章,第37节中提到先知的释奴宰德。也不点名地赞许,表彰了一些清廉、优秀的圣门弟子及他们的功德善举,如第9章第40节经文:“当时不信教的人们把他(先知)逐出家园,而他只是两个人中的一个,当时他们在山洞里,他对他的同伴说:‘你不要忧愁,真主确实和我们在一起’。经文没有点名,经注学家们一致认为指的是先知和艾布•伯克尔,因为当时只有先知和艾布•伯克尔在骚尔山洞。

《古兰经》第58章22节说:“你不会发现确信真主与末日的民众,会与反抗真主和使者的人亲近,即使那些人是他们的父亲,或儿子,或兄弟,或族亲,这等人,真主曾把正信铭刻在他们的心上…。”经注学家们一致指出这等人指的是在白德尔战役中,艾布•奥拜岱•本•杰拉哈斩杀了他的父亲,因为他父亲杰拉哈在战场上紧追他不舍,要杀他。艾布•伯克尔追杀他的儿子阿卜杜•拉哈曼,没有得手,欧麦尔斩杀了他舅舅;穆斯阿卜•本•奥麦勒折杀了他哥哥奥拜杜拉•本•奥麦勒;哈姆宰、阿里、奥拜杜拉•本•哈里斯斩杀了同族人欧太白、谢伊拜、瓦利德。

《泰伯里经注》由阿卜杜拉•本•叶哈雅传述,我听阿里说,“如果古莱什中有一个人,真主为他降示了《古兰经》文的话,只有一节和两节。”这时有人问阿里:为你降示了什么经文?阿里答:难道你们没有读《古兰经》文:“难道获得了他养主的明证,且有他的见证者追随他”一结句省略一‘的人不如别人吗?’中获得明证的人是真主的使者,见证者是我。”

《启示的见证》由伊本•阿拔斯传述,先知说,“获得他养主的明证者是我,见证者是阿里•本•艾比•塔利卜。”

《法赫勒•拉兹经注》注释经文“他的见证者追随他”指的是阿里。

《大马士革史》由伊本•阿拔斯传述:当降示《古兰经》文:“你(指先知)只是个警告者,每个民族都有一个引导者。”(13:17)时,先知说:“我是警告者,阿里是引导者。”

先知对哈桑说:“哈桑啊!真主说:‘你只是个警告者,每个民族都有一个引导者。’我是警告者,阿里是引导者。”

伊玛目哈桑、伊玛目巴基尔、伊玛目萨迪格说,“获得真主的明证者是真主的使者,追随他的见证者是阿里。”

《艾马利》由伊本•阿拔斯传述,对《古兰经》文:“最先行善的人是最先进天堂的人,这等人是接近真主的,居住天国的。”(56章10-12节)我问真主的使者,真主的使者说,吉卜勒里告诉我,他们是阿里和他的“什叶”(支持者、伙伴),他们是最先进天国的人,接近真主的人。”

在奥斯曼•本•阿凡任哈里发时期,阿里问迁士和辅士们:“我以真主的名义询问你们,难道你们不知道吗?当真主降示《古兰经》文:‘迁士和辅士中的先进者,以及跟随他们行善的人,真主喜爱他们,他们也喜爱他;他为他们预备了下临诸河的天园,他们将永居其中,那是伟大的成功。’和降示《古兰经》文:‘最先行善的人是最先进天堂的人,这等人是接近真的。’的时候有人问真主的使者:‘这等人指的谁?’先知答:‘这两节语文是真主针对众先知和他们的遗嘱执行人降示的,我是真主的众先知、众使者中最好的,阿里•本•艾比•塔利卜是最好的遗嘱执行人。’”阿里问:“你们听到了先知的话了吗?”迁士、辅士们答:“我们听到了。”

《大马士革史》由辅士贾比尔•本•阿卜杜拉传述:“我们曾在先知那里,阿里•本•艾比•塔利卜来了,这时先知说:我的兄弟来了,凭掌管我性命的真主起誓,阿里和他的‘什叶’是在复活之日是成功的。接着先知说,‘阿里是你们中信仰最早的,最履行对真主的誓约,最执行真主的命令,对民众最公正的人……’。贾比尔说:“当降示《古兰经》文:‘确信真主,并做善功者,这等人是最善的人。’(98章7节)时,先知对阿里说‘阿里呀!他们是你和你的‘什叶’。”

古莱什策划阴谋,暗杀先知,吉卜勒里告诉先知由艾布•伯克尔陪同,夜里离开麦加,藏身于骚尔山洞,阿里做先知的替身,睡在先知的床铺上。对此真主降示经文:“有人为寻求真主的喜悦而自愿捐躯。”(2章207节)

由安马尔•本•亚西尔等许多圣门弟子传述:一天,阿里在先知清真寺内做副功礼拜,阿里把他的戒指摘下施舍给乞丐。对此,真主降示了《古兰经》文:“你们的朋友只是真主和使者,以及履行拜功,交纳天课者,而他们正在鞠躬。”(5章55节)

《泰伯里经注》、《伊本•凯西尔经注》、《法赫勒•拉兹经注》等绝大多数《古兰经注》和史籍一致记述这节《古兰经》文是针对阿里正在鞠躬时施舍戒指降示的,但是有些《古兰经注》注释为谦恭,并说经文用的是复数。殊不知使用复数是阿拉伯语的修辞习惯,表示敬重,而且有启示大众之意。由许多重要圣门弟子,如安马尔、艾布、赞莱、贾比尔•本•阿卜杜拉、伊本•阿拔斯等传述追溯到先知。

再传递子穆贾希德说,只为阿里一个人降示了70节《古兰经》文。阿卜杜•拉哈曼•本•艾比•莱拉说,在真主的经典里为阿里降示的有80节经文。

(2) 先知关于阿里的圣训:

阿里6岁时先知和赫蒂杰收养了他,10岁时先知接受了为圣的使命,赫蒂杰首先信仰了伊斯兰,阿里是第二个,先知的释奴栽德是第三个,艾布•伯克尔是第四个穆斯林。多数圣门第子传述阿里是第一个信仰伊斯兰教并跟随先知做礼拜的人,也有传述艾布•伯克尔是第一个穆斯林,都指的是男士。艾布•伯克尔是成年男士中的第一个穆斯林。

阿里说,当时先知到希拉山洞隐居潜修,我看得见他,别人看不见他。当时只有一个伊斯兰之家,除了先知和赫蒂杰,我是第三个成员,我看到启示与使命之光,我闻到圣位的芳香,当先知接到启示时,我听到恶魔的悲叹声,我问先知:“真主的使者啊!这是什么声音?”先知答:“这是恶魔的悲叹声,它绝望,没有人再崇拜它了,你能听到我听到的,你能看见我所看见的,但是你不是圣人,你是我的助手。”《泰伯里》等史籍有上述记载。

据伊玛目罕百里的《圣门弟子的功德》以及《大马士革史》、《启示的见证》、《美丽的花园》、《传述的注释》等史籍、人物传记载,当降下启示,穆萨祈求真主说:“求你从我的亲属中为我任命一个助手——我的哥哥哈伦,让他协助我,让他参与我的事务……。”(20章29-32节)时,真主的使者祈求真主说:“真主啊!求你从我的亲属中任命给我一个助手——我的兄弟阿里,让他协助我,让他参与我的事务……”

先知接受使命,秘密传教三年之后,真主降下启示:“你应当警告你的亲族。“(26章214节)这节经文命令先知开始公开传教,并先从自己的亲属开始。《泰伯里史》、《泰伯里经注》、《大马士革史》、《启示的见证》等史籍和《古兰经注》由伊本•阿拔斯、白拉艾•阿茨布等圣门弟子传述:这节经文降下时,先知命令阿里准备食物,把阿卜杜勒•穆塔里布的子孙们请到家里来,向他们传达真主的命令。阿里请来了40个人,或多一个人,即41人,或少一个人,即39人。其中有先知的叔伯们,如艾布•塔利卜(阿里的父亲)、哈姆宰、阿拔斯、艾布•莱海比及先知和阿里的兄弟、堂兄弟们。先知先请他们吃饭,饭毕,刚开口说话,艾布•莱海比打断了先知的话说:“警惕!你们的这位主人在玩弄什么妖术!”于是客人们一哄而散。先知对阿里说,明天再把他们请来,你准备好食物。第二天阿里又把那些长辈和同辈的亲戚们请来,等他们吃饱喝足后,先知站起来说:“阿卜杜勒•穆塔利布的子孙们啊!真主派遣我劝化整个人类,也劝化你们。我接到真主的命令,劝化我的亲族,我只号召你们接受两句话,你们凭它进天堂而得救于火狱。这两句话就是作证万物非主,唯有安拉,作证我是安拉的使者,真主每派遣一个使者就从他的亲属中委派一个兄弟做他的辅臣、遗嘱执行人和继承人,你们中谁愿意跟我盟誓,做我的兄弟,我的辅臣,我的继承人?”大家不回答,此时阿里站起来说:“真主的使者啊!我向你宣誓忠顺,愿意协助你。”先知让阿里坐下,又向大家重复了两次上述的话,每次大家都不说话,阿里站起来重复他上面的话。当先知问了第三次,大家仍不回答时,阿里又站起来响应先知的话。这时先知指着阿里对他的众亲属们说:“这就是我的兄弟,我的遗嘱执行人,在我之后是我在你们中的哈里发(继任者),你们应听从他。”这时众人嘲笑艾布•塔利卜说:“艾布•塔利卜啊!今天祝贺你,如果你入了你侄子的宗教,你的儿子成了你的长官。”

什叶派说,阿里在10岁和13岁时,先知已经说了阿里是他的辅臣和继承人,当时阿里还没有成年,这是对未来说的。阿里从小跟随先知传教,长大后舍身保卫先知,在历次战役中奇迹般的战功证明了真主安排阿里辅佐先知。

不少经注,史籍记载了这一史实,《泰伯里史》记载的最详细,然而《泰伯里经注》在注释这节《古兰经》文时,在先知的话中,只提到“他是我的兄弟等等”,却省略了“我的遗嘱执行人,我的辅臣,我的继承人……”伊本•凯西尔在其经注、《先知传》中效法泰伯里,只辑录了删节前的部分,而《泰伯里史》是伊本•凯西尔最重要的史料来源。

现代埃及作家穆罕默德•侯赛因•海卡尔在其著作《穆罕默德生平》第一版中,关于先知劝化自己族亲的这一历史事件,先知关于阿里的话,虽有所删节,但引述了一部分,但在第二版中,却完全删去了。历史上和现代,删掉先知关于阿里的圣谕,可能都因慑于执政当局。

先知说:“每个先知都有他的遗嘱执行人,易卜拉欣的遗嘱执行是易斯马义莱;穆萨的遗嘱执行是优舍尔;大吾德的遗嘱执行人是苏莱曼;尔撒(耶稣)的遗嘱执行人是舍目奥尼,我的遗嘱执行人是阿里•本•艾比•塔利卜。

由赛里曼•法勒斯传述,我问真主的使者,每个先知都有遗嘱执行人,你的遗嘱执行人是谁?先知问我:赛里曼啊!你知道穆萨的遗嘱执行人是谁吗?赛里曼答:知道是优舍尔。先知又问:为什么?赛里曼答:因为优舍尔是穆萨的门徒中最有知识的人。先知说:“我的遗嘱执行人,我的继承人,偿还我债务的人,履行我诺言的人是阿里•本•艾比•塔利卜。”

由赛尔德•本•艾比•瓦戛斯,贾比尔•本•阿卜杜拉、欧麦尔、伊本•罕塔卜、艾比•拉斐尔等圣门弟子传述。先知对阿里说:“阿里啊!你与我的关系是哈伦与穆萨的关系,但是我之后不再出圣人。”

伍麦叶王朝的第六任哈里发瓦立德•本•阿卜杜勒•麦利克在一次主麻日的演讲中,把先知关于阿里的圣训:“我与你的关系如同哈伦与穆萨的关系”改为“我与你的关系如同嘎伦与穆萨的关系。”嘎伦是穆萨圣人的族人,他是迫害穆萨圣人的一个富豪,《古兰经》点名谴责了他。(28章76节)。

由艾比•萨比特(艾布•赞莱的释奴)传述:我去看望圣妻乌姆•赛莱麦,我看见她一边哭泣一边述说阿里,她说,我听真主的使者说:“阿里与真理在一起,真理与阿里在一起,他俩绝不分开,直至复活之日,一起来到天池,与我相会。”

先知说:“我是谁的主人,阿里就是谁的主人。”

此段圣训以盖迪尔•胡木圣训著名,什叶派把这一天定为主要节日纪念。

伊斯兰教历10年11月,(公元632年),先知率领7万人,一说约10万人前往麦加朝觐,史称“辞别朝觐”。在阿拉法特山,先知发表了重要演讲,宣读了最后一节《古兰经》启示:“今天我已为你们完美了你们的宗教,我已完成了我所赐予你们的恩典,我已选择伊斯兰作为你们的宗教。”(5:3)

由艾布•赛义德•赫德勒、艾布•胡莱赖等圣门弟子传述的20多段圣训说,上述《古兰经》文是与先知在盖迪尔•胡木水塘边宣布阿里是他继承人的圣训:“我是谁的主人,阿里就是谁的主人。”同一天降示的。因此,什叶派说,先知接受这节启示的同一天宣布这一圣训,说明阿里是先知继承人问题是真主完美伊斯兰教的组成部分,像礼拜、莱麦丹月的斋功、天课、朝觐一样。

逊尼派说,真主完美伊斯兰教的这节经文是先知在阿拉法山的演讲中宣布的,与盖迪尔•胡木的圣训无关。但一致认为盖迪尔•胡木圣训是先知率众辞朝完毕后,在返回麦地那的途中,在朱胡法附近的盖迪尔•胡木山谷的盖迪尔水塘边宣布的。或许先知在阿拉法特山宣读的真主的启示与在盖迪尔•胡木宣布的关于阿里的圣训是同一天。

盖迪尔•胡木圣训由圣门弟子赛尔德•本•艾比•瓦夏斯、伊本•欧麦尔、宰德•本•艾尔盖木、贾比尔•本•阿卜杜拉、胡栽法•本•艾西德、杰利尔•本•阿卜杜拉、艾布•胡莱赖、艾布•赛义德•海德勒、白拉艾•本•阿兹布、阿卜杜•本•布斯尔等许多圣门第子传述,这次朝觐,先知率领7-10万人。

由阿里•本•艾比•塔利卜、胡栽法•本•艾西德、阿卜杜勒•艾尔拉•本•阿迪伊等圣门第子传述:伊斯兰教历10年12月先知号召麦地那及其周边的穆斯林大众前往麦加朝觐,把阿里和艾布•穆萨从也门召回,也号召定居麦加的穆斯林参加辞别朝觐,人数众多,一说9万人,一说12万人,一说11万4千人,一说12万人,只有真主知道确切数字,辞朝后先知率众返回麦地那。途经朱胡法地方——前往麦地那、埃及、伊拉克的分叉地,附近是胡木山谷,里边有盖迪尔水塘,先知命令在此地宿营,这是伊历10年12月18日,星期四的中午,先知命令宣礼,集体做晌礼,烈日当天,天气炎热,穆斯林们在一棵树上挂起衣服,给先知遮荫,众人头顶外套。做完晌礼后先知把阿里叫到跟前,把自己的黑色缠头巾缠在阿里的头上,然后抓住阿里的手举起来,我们看到了先知的腋窝,然后说,众人啊!吉卜勒利来看我,他说,我的寿限临近了,我即将被召回见真主,我答应了……难道你们未曾作证过:“万物非主,唯有安拉,穆罕默德是安拉的奴仆和使者,天堂、火狱是确有的,死亡是真实的,世界末日无疑要到来……吗?众人齐声答:“我们已作证了。”接着先知说:“我是谁的主人,阿里就是谁的主人。”说了三次,然后说:“真主啊!你支持支持阿里的人,你敌视敌视阿里的人……。”

关于盖迪尔•胡木的圣训,逊尼派的圣训集,如《布哈里圣训集》、《穆斯林圣训集》、《奈萨伊》圣训集等有所辑录,什叶派的“五大圣训经”以及《泰伯里史》等史籍也有所辑录。

(3) 阿里的功德

○1 舍身做先知的替身

古莱什贵族策划阴谋,准备暗杀先知,或绑架后驱逐出境,真主派吉卜勒里告诉给先给,《古兰经》记述了这件事:“当时不信教的人对你使用诡计,以便他们逮捕你,或杀害你,或驱逐你……。”(8:30)

吉卜勒里命令先知当夜前往骚尔山洞躲避,让阿里睡在他的床铺上,古莱什每个部族派了一名骑士,共25人,包围了先知的家,等到天亮时杀他或逮捕他,每个部族派一名骑士的目的是哈希姆族无法讨还血债,而只能付赎金。

清晨,古莱什骑士们冲进屋去,发现睡觉的是阿里,不是穆罕默德,阿里跃身举起宝剑,没有一个人敢靠近他,于是骑士们去追捕先知,先知由艾布•伯克尔陪同到离麦加不远的骚尔山洞隐避三天,等到古莱什人以为穆罕默德已逃离麦加,停止搜索后和艾布•伯克尔一起迁徙到麦地那。阿里知道先知藏匿的山洞,夜里送去生活用品,先知委托他偿还麦加人信托给先知的金钱和物品,然后护送他母亲和圣女法蒂玛等迁往麦地那。

有的史籍提到,当古莱什骑士们包围先知的住所,阿里做先知的替身睡在先知的床铺上的时候,吉卜勒里天使站立在床头,米卡伊勒天使站立在床尾看护着阿里。当时阿里才20岁,一说21岁。对这一事件,真主降示了《古兰经》文“有人为寻求真主的喜悦而自愿捐躯,真主是慈爱他仆民的。”(2:207)

逊尼派的多数经注学家们注释这节经文的背景时不提阿里,而只说指清廉的信士们。实事应该是针对阿里,但经文有普遍意义,指所有为寻求真主的喜悦而献身的人。

○2白德尔战役阿里立头功

白德尔战役是先知和穆斯林们同麦加多神教贵族的第一次武装冲突,战争的原因是,麦加贵族对穆斯林的种种迫害,不少穆斯林折磨致死,多半是奴隶,而且古莱什贵族策划杀害先知,从而穆斯林被迫迁徙阿比西尼亚和麦地那。公元622年,先知和穆斯林们迁徙到麦地那后,得到辅士们的大力帮助,休整了一年多,穆斯林的力量有所扩大。穆斯林们敦促先知对古莱什压迫者、不义者进行武装斗争,夺回他们被强占的财产,袭击古莱什的商队。起初先知因力量悬殊劝他们忍耐,并说他等待真主降下启示,不久真主降下启示:“允许被进攻的人们进行反抗,因为他们是被压迫者,真主对援助他们是全能的,他们被无端地逐出他们的家园,只因为他们说我们的养主是安拉……”(《古兰经》22:39-40)伊斯兰教历2年(公元623年)9月,先知获悉,麦加古莱什伍麦叶族富商艾布•苏富扬率领庞大的商队从叙利亚经白德尔返回麦加。先知决定截击这支商队。9月17日,先知率领314名穆斯林,其中大多数是迁士,他们报仇心切,和一部分辅士前往麦地那西南约80英里的白德尔集结。先前艾布•苏富扬派去的侦察员侦察到穆斯林集结于白德尔。艾布•苏富杨立即派人前往麦加求援。古莱什首领之一麦海祖米族人艾布•哲海里率1000人马火速赶往白德尔,凭人数、装备的优势,妄图一举歼灭穆斯林军。两军对垒。穆斯林军方面,阿里是迁士们的旗手,赛尔德•本•欧巴岱是辅士们的旗手。战役前,先知观察到敌军有1000多,穆斯林军才314人,于是他面向天房,向真主祈祷:“真主啊!你帮助穆斯林消灭这伙歹徒吧!……”真主应答了先知的祈求,派了天使援助了穆斯林,挫败了狂妄不义的敌人。《古兰经》指出:”当时,你们向你们的养主求援,他答应了你们:‘我要陆续降下1000名天使去援助你们’。”(8:9)

战役开始,古莱什队伍中出来三位名将——欧太伯•本•拉比尔、谢白•本•拉比尔(欧太白的兄弟)、瓦立德•本•欧太白(欧太白之子)。先知选了他的哈希姆族亲属中的三位大将——哈姆宰(先知的叔父)、阿里(先知的堂弟)、奥拜德•本•哈里斯(先知的堂弟)。哈姆宰斩杀了他的对手欧太白,阿里斩杀了他的对手瓦立德。奥拜德和他的对手谢白都负伤。哈姆宰、阿里斩杀自己的对手后去援助奥拜德,谢白死在三个人的宝剑之下。奥拜德因伤势严重,随后牺牲。艾布•苏富扬之子罕左莱扑向阿里,被阿里斩杀。接着全面的战役开始,穆斯林军共斩杀敌人70名,包括他们的总指挥艾布•哲海里。其中阿里一个人斩杀其中的一半35人。穆斯林军俘获70人。穆斯林牺牲14人。白德尔战役,穆斯林大获全胜,阿里领了头功。

由贾比尔•本•阿卜杜拉传述,白德尔战役期间,人们听到天空有人呼唤:“除祖勒•夫夏尔(脊柱剑)外再无宝剑,除阿里外再无豪杰。”当时先知说,这是雷祖万天使的声音。

○3吴侯德战役浴血奋战誓死保卫先知

吴侯德战役是先知和穆斯林迁徙到麦地那之后,同麦加古莱什贵族进行的第二次战役,于伊斯兰教历3年(公元624年)10月7日,在麦地那以北不远的吴侯德山麓进行。

白德尔战役,麦加古莱什贵族遭到惨败,穆斯林斩杀了古莱什的许多精英,名将,其中有古莱什的首领艾布•苏富场的岳父和儿子,被古莱什贵族视为“奇耻大辱”,决心报仇雪恨,同时确保商道的安全。于是艾布•苏富扬积极筹集战争经费,征召人马,联络其他阿拉伯部落,共征募3000兵马,3000峰骆驼,每人一峰,200名骑兵。同时动员妇女随军参战,防止男士们因战争激烈逃跑。阿拉伯人有个传统习惯,部落战争时把妇女排列在男战士们的后面,进行监督,如有后退的,就用石块袭击。所以,男士们只能向前,不敢后退,因为在妇女面前临阵逃脱被视为极大的耻辱,不是男子汉大丈夫。

艾布•苏富扬的妻子辛黛一心报杀父、杀子之仇。白德尔战役哈姆宰杀了她的父亲欧太白,阿里杀了她的儿子罕左莱,因此,她许诺朱拜尔•本•穆泰阿姆的阿比西尼亚黑奴瓦哈什(他善投标枪),如果他杀了穆罕默德,或哈姆宰,或阿里,她有重赏,瓦哈什的主人朱拜尔说,如果你杀了其中的一个,你就是自由人,因为他的叔父也在白德尔战役中被杀,因此,瓦哈什拼命练标枪。

艾布•苏富扬率领3000人马和妇女开往麦地那。

先知闻讯,跟门弟子们商量对策,参加过白德尔战役的门弟子们建议设防固守麦地那,以逸待劳,伺机出击,因为敌我力量悬殊。而年轻的门弟子们和没有参加过白德尔战役的人主张出城迎敌,他们想望在战场上奋勇杀敌立战功,像参加过白德尔战役的门弟子们那样。先知开始倾向第一种意见,但看到主张出城迎战的人占多数,而且战斗情绪高昂,于是,采纳了多数人的意见。

先知率领1000名战士开往吴侯德山,先占据了山头,并在山麓修了工事,做好了战斗准备,麦加敌人部署在吴侯德山南侧。为了防备敌人的骑兵越过山口,绕到穆斯林军的后面进行攻击,先知分派了50名弓箭手,由阿卜杜拉•本•朱拜尔率领驻守在吴侯德山上,封住山口,战役尚未开始,伪信者头目阿卜杜拉•本•乌拜伊率部撤回麦地那,理由是先知没有采纳他的意见固守麦地那。阿卜杜拉•本•乌拜伊开始也主张设防固守麦地那,因为力量悬殊。这伙人约300多人,占全部穆斯林军的1/3,他们撤离后穆斯林军剩下不到700人,除部署在山上的50名弓箭手,剩下600多人,与3000敌军作战。

10月7日清晨,古莱什军开始进攻穆斯林阵地。两军对垒,先进行将对将决斗。古莱什军著名骑士,第一号旗手泰勒哈•本•艾比泰勒哈首先出队挑战,狂妄地喊:“穆罕默德的追随者们!你们说,真主用你们的宝剑把我们送进火狱,用我们的宝剑把你们送进天堂。你们中有人敢出来,用我的宝剑真主把他送进天堂;用他的宝剑把我送进火狱!”

阿里是穆斯林军中迁士们的旗手。阿里出队迎战说:凭真主发誓,我不离开你,直至用我的宝剑把你送进火狱,或你用你的宝剑把我送进天堂。几个回合,阿里砍断了他的一条腿,泰勒哈倒在地上露出了羞体说,兄弟,可怜我吧!阿里放他归队,先知高颂真主至大!对阿里说,你为什么没有杀他呢?阿里说,我的兄弟露出了差体,我不忍心杀他(阿拉伯人有个惯例,战争中决斗的对手受伤了,不想死,或发现自己不是对手的对手,不想战死,就露出羞体,对手就不能再杀他,如果杀了他,就不是英雄好汉,将遭族人嘲笑)。接着泰勒哈的兄弟出队挑战,哈姆宰迎战,斩杀了他,泰勒哈的另一个兄弟艾斯阿德出队挑战,阿里迎战,斩杀了他。第四个兄弟穆萨菲尔出队挑战,阿绥姆•本•萨比特出队迎战,斩杀他。接着全面的厮杀开始了。穆斯林军虽然人数少于敌人,但个个英勇无比,不怕牺牲,一顶十,十当百,敌军开始溃退,穆斯林开始收拾敌人丢下的武器、辎重。这时山上的弓箭手们发现敌军溃逃,穆斯林军收集战利品,以为战争胜利了,就建议下山,收集战利品。他们的长官阿卜杜拉•本•朱拜尔不同意,要求他们遵守先知的命令,坚守阵地,但是他们不听,纷纷下山,只剩下阿卜杜拉一人。哈立德•本•瓦利德率领200骑兵埋伏在山后,等待时机,一旦穆斯林军溃退,准备追杀,或穆斯林军放松侧翼,就通过山口从穆斯林军的背后进攻。哈立德密切注视着战事,发现山上封锁山口的弓箭手纷纷下山,他认为时机已到,就率骑兵通过山口,从穆斯林军的后面发动突袭,阿卜杜拉•本•朱拜尔被哈立德斩杀。穆斯林军阵脚大乱,70个人牺牲,多数人逃散,只剩下阿里和不多的门弟子拼死保卫先知,先知的头部,面颊受伤,门牙被打掉。7名辅士护卫着先知,用他们的身体阻挡向先知射来的箭,全部牺牲,艾布•德贾奈、泰勒哈等继续护卫先知,一队接一队的敌军向先知冲来,先知命令阿里阻击,敌军冲上来,阿里先斩杀他们的旗手,再追杀后面的敌人,阿里共斩杀了八名旗手,击退了敌人的八次攻击,阿里的宝剑被砍伤了三个缺口,阿里回到先知面前,把宝剑扔在地下说,真主的使者,我的这把宝剑砍伤了。先知把自己的脊柱剑给了阿里,阿里继续追杀敌人,因长时间的拼杀,先知发现阿里的双腿震颤,这时先知面向天空哭着祈求:“真主啊!你许诺我发扬你的宗教……”这时阿里回来对先知说:“真主的使者啊!我听到空中有一种强烈的喊声。‘海祖姆’(海祖姆是吉卜勒里马的名字)前进!”我用剑每击一个敌人,似乎剑还没有击中,敌人就倒下。先知说:“这是吉卜勒里、米卡伊里、伊斯拉菲里在援助你。”然后,吉卜勒里来了,站在先知的旁边说:“穆罕默德啊!这就是真主对你的援助……”天空中又回响起一种声音:“除脊柱剑再无宝剑,除阿里再无豪杰。”

吴侯德战役,阿里的头部、面部、胸部、腹部、两手、两腿共90处受伤。阿里掌旗的右手腕受伤,旗落地,穆斯林战士们都争着把旗捡起来自己掌着,这时先知喊:“你们把旗放到阿里的左手,因为他在现世和后世都是我的旗手。”米格达德•本•艾斯瓦德拣起来交给了阿里。

瓦哈什在战场上寻找穆罕默德、哈姆宰和阿里,他发现穆罕默德始终被人们包围着,无法靠近,他发现阿里非常机敏,左顾右盼,动作敏捷,难以下手。他又看到哈姆宰驰骋疆场,冲锋陷阵,不断出现,于是,他选中了哈姆宰,他藏在一个大岩石后面,等待哈姆宰临近他,果然哈姆宰追赶敌人到离他不远的地方,于是他瞄准他,投出了标枪,击中哈姆宰的腹部,辛黛挖出哈姆宰的肝要吃,但未能吞下去。后来人们贬称穆阿威叶为“吃人肝女人的儿子。”

吴侯德战役,穆斯林牺牲75人,先知授予哈姆宰“殉教者们的领袖”之荣号。古莱什多神教徒被杀22人,阿里斩杀了其中的12人。



○4壕沟战役斩杀古莱什头号骑士阿慕尔•本•阿卜杜•万德

壕沟战役,亦称联盟战役,是穆斯林同麦加古莱什反动贵族进行的第三次战役。发生于伊斯兰教历5年(公元626年)10月。

吴侯德战役中虽然麦加军占了点便宜,但是他们没有达到消灭麦地那穆斯林政权的目的,因此誓不罢休,积极准备再战。经过两年的充分准备,纠集了11个部落的约1万人马,一说2万人马,组成了联军,其中有600名骑兵和一部分阿比西尼亚雇佣军,由艾布•苏富扬率领,直扑麦地那,并秘密联络了麦地那城内的犹太部落作内应,妄图一举摧毁穆斯林政权。先知在麦加的“眼睛”很快报告了先知,先知与门弟子们协商后动员3000人,几十匹战马,力量优势在联军一方。先知正思虑如何迎敌,此时波斯藉的门弟子赛里曼•法勒斯对先知说,我曾经看到波斯人在他们的城周围挖壕沟阻击强敌,我们也可以在麦地那周围挖壕沟阻击联军。先知接受了赛里曼的建议,和穆斯林战士们一起在麦地那城周围挖了又宽又深的壕沟,联军无法越过壕沟,每日只向穆斯军射箭,双方对峙一个多月,想借优势速战速决的联军产生了急躁情绪,士气下落。著名古莱什英雄阿慕尔•本•阿卜杜•万德、古莱什头号骑士,早在蒙昧时期名扬阿拉伯半岛,先知熟悉他。他因故未参加白德尔和吴侯德两次战役,这次他来,想大显身手,他率四名勇士纵马越过了壕沟。这四名骑士是阿克莱麦•本•艾布•哲海里、瑙法里•本•阿卜杜拉、左拉勒•本•罕塔卜、胡拜莱•艾比•外海卜。他率四名骑士敢于越过壕沟,表明了他的勇气和自信。

阿慕尔•本•阿卜杜•万德立马大呼:“谁敢来和我决斗?”阿里对先知说:“我去迎战。”先知说:“他可是阿慕尔•本•阿卜杜•万德啊!”阿慕尔第二次大呼挑战说:“你们说,你们中被杀的人进天堂,为什么不敢出来决斗?你们的天堂在哪里?”阿里忍不住了,请求先知:“真主的使者啊!你让我去和他决斗吧!”先知说:“他是阿慕尔•本•阿卜杜•万德啊!”阿里说:“纵然他是阿慕尔•本•阿卜杜•万德!”先知还是没有同意,先知等待别人出来迎战。阿慕尔第三次大呼,并吟了一首诗。阿里又恳求先知,先知看见无人迎战,就让阿里去,先知把自己的缠头巾解下来缠在阿里的头上。

阿慕尔问阿里:“你是何人?”

阿里答:“我是艾布•塔利卜之子阿里。”

阿慕尔说:“我的侄子啊,你父亲是我的朋友,我不愿意杀你这样的年轻人,你让你叔辈中比你年长的来。”(当时阿里才20几岁。)

阿里说:“我愿意杀你。”

阿慕尔大怒。

据另一传述说,阿里让阿慕尔选择三条之一:要么作证万物非主,唯有安拉,作证穆罕默德是安拉的使者,顺从养育诸世界的真主。要么回去,不要厮杀。要么下马和我决斗。(阿里作战、决斗不骑马),阿慕尔大怒,下马跟阿里决斗,阿慕尔出剑,快如闪电,几个回合击伤了阿里的头部,又一剑刺入阿里的厚驼皮铠甲,一时拔不出来,阿里乘机击中他的颈部,阿慕尔倒地,先知和穆斯林们高颂“真主至大!”

其余四名骑士看到阿慕尔倒下,就拔马逃跑,瑙法里纵马跌进壕沟,阿里跳下了瑙法里。

阿里斩杀阿慕尔•本•阿卜杜•万德,沉重打击了古莱什贵族的嚣张气焰,挫伤了联军的锐气。此后没有一个古莱什骑士敢跨过壕沟,加之联军遭飓风袭击,陷于混乱,先知趁机率军出击,大败联军,俘获400多人。这次战役胜利的意义在于穆斯林在战略上由防御转入进攻,为以后攻克麦加,统一阿拉伯半岛准备了条件,铺平了道路,先知评价说:“阿里与阿慕尔的决斗是整个伊斯兰信仰与整个多神信仰的决战。”还说:“阿里斩杀阿慕尔是我的教民最伟大的善功。”尼哈万德战役的英雄,先知最喜爱的门弟子之一胡栽法•本•叶曼说:“壕沟之战,阿里斩杀阿慕尔•本•阿卜杜•万德的功劳高于其他所有圣门弟子的战功。”

○5海白尔战役拔起城堡的大门

伊斯兰教历6年(公元628年),先知与麦加古莱什贵族签订了“侯德比亚和约”,双方休战10年。先知有了时间解决麦地那及其周边地区的犹太人问题。原来先知与麦地那的三个犹太部落签订了共同对付麦加古莱什部族的侵略,保卫麦地那的盟约。但是,在壕沟战役期间,麦地那城内的犹太部落暗中与麦加联军结盟,里应外合,妄图消灭穆斯林政权,从而破坏了盟约。同时,曾两次暗杀先知未遂的犹太奈迪尔部落被先知逐出麦地那后逃到海白尔,被那里的犹太部落收留。公元627年,他们共同煽动各阿拉伯部落参加麦加古莱什联军,实际上,他们参加了反对先知和穆斯林的侵略战争,先知现在得空收拾他们。

海白尔是麦地那以北约100公里的一个肥沃的犹太人定居区,地势险要,设有坚固的堡垒群,自先知和穆斯林迁徙到麦地那以后,这里的犹太部落十分仇视先知和穆斯林,与麦地那城内的犹太部落相勾结,策划阴谋,反对先知,甚至企图暗杀先知,因此,海白尔成为半岛上策划阴谋,反对麦地那穆斯林政权的危险中心。

伊斯兰教历7年,公元628年,先知率领穆斯林进军海白尔,先知指挥攻克了多数堡垒,只剩下瓦堆哈和塞拉里木两个堡垒,两个守将英勇无比,城堡上箭弩垒木,滚石像雨点般下来,先知派军强攻两次不下。第一次先知把战旗交给艾布•伯克尔率部强攻,未能攻克。第二次先知把战旗交给欧麦尔率部强攻,也没有攻开。当时阿里患眼炎,扎着绷带,在麦地那养病。先知说,“明天我把战旗授给一个人,他喜爱真主和使者,而真主和使者也喜爱他,他作战,只前进不后退。”。许多门弟子盼望着明天被授旗的人就是自己。第二天清晨,阿里骑着骆驼,从麦地那来到海白尔。先知命令阿里率部强攻。阿里说,真主的使者啊!我的眼睛看不见阵地。于是先知往阿里的眼里碎了一点唾味,阿里的眼睛突然明亮了。先知把战旗授给了阿里。阿里先攻瓦堆哈堡垒,守将是犹太名将哈里斯出堡挑战,没有交锋几个回合,被阿里斩杀。接着强攻塞拉里木堡垒,守将是犹太名将,喻里斯的兄弟麦尔海卜,出堡挑战,立马大呼,并吟了一首诗曰:

我的母亲叫我麦尔海卜,整个海白尔无人不知;

战鼓一响性如烈火,

…… 阿里迎战,也吟了一首诗曰:

我的母亲叫我海德莱(狮子)

森林里的雄狮

相貌威严,

我的脊柱剑杀人如斩麻。

只几个回合阿里斩了麦尔海卜。守城门的士兵逃散,但是城堡的大门无法打开,这个城门需要20个人关上,20个人打开。阿里跃上城堡,从上面拔越堡门,扔到壕沟上面变成了桥,穆斯林军冲进去,犹太人投降。

欧麦尔等问阿里:哈桑的父亲啊!你是如何拔起城堡大门的?后来40个人才抬起来。阿里说,不是用人的力量,而是真主的力量。

先知说,“40个天使帮助了阿里。”

海白尔战役的胜利标志着犹太人对先知和穆斯林的威胁被彻底消除,犹太人在阿拉伯半岛的影响和势力也被清除,为以后解放麦加,统一阿拉伯半岛准备了条件。



○6攻克麦加时掌“伊斯兰之旗”

壕沟战役的胜利标志着穆斯林从防御转入进攻的阶段。海白尔战役的胜利标志着麦加古莱什贵族的同盟军被清除。此后,半岛南部和北部的许多部落投向了先知,麦加古莱什贵族已处于四面楚歌。这时解放麦加已是唾手可得之事。然而,先知与麦加古莱什订有“侯代比亚和约”,第一条规定双方休战10年,先知是忠实信用条约和诺言的。“和约”第四条规定:与古莱什结盟者和与穆罕默德结盟的非古莱什人也包括在“和约”之内……。

伊斯兰教历8年,公元630年,与古莱什结盟的白克尔部落信奉了伊斯兰,与先知结盟的胡扎艾部落发生了战争,古莱什支持自己的盟友白克尔部落同胡扎艾部落作战,胡扎艾部落向先知求援。这样,古莱什破坏了“侯代比亚和约”。先知认为解放麦加的时机已到。于是亲率1万人马进军麦加,先知分兵4路,从4个方向进入麦加,阿里是1路军的指挥官。先知严禁进入麦加以后乱杀无辜,凡闭门不出者,停止抵抗者一概不杀,保证居民的安全,但是,不少穆斯林战士对古莱什贵族过去对他们的种种迫害记忆犹新,古莱什发动的三次侵略战争中牺牲的穆斯林们的亲属想要报仇。先知深知这一切,因此,先知规定了严格的纪律。辅士们的领袖赛尔德•本•欧巴岱是进军麦加穆斯林军的旗手。也称为“伊斯兰之旗”的旗手,但是有人听到他大呼:“今天是大战的日子。”就立即报告了先知,先知晓谕:“今天是仁慈的日子。”并命令把阿里叫来,从赛尔德的手中接过“伊斯兰之旗”交给了阿里,因为阿里坚决执行先知的命令。

研究人员发现先知关于阿里的圣训和阿里个人的功德,在什叶派的史籍、圣训集、人物传记中记述的多而详细,但在逊尼派的圣训集、史籍、人物传记中记述的少,或删节,或回避,或省略。尽管逊尼派的“六大圣训集”,伊玛目艾哈迈德•罕百里的《穆斯奈迪圣训集》、《泰伯里史》等有所辑录,但也有回避,删节现象,这有诸方面的原因,一是伊斯兰历史著述、《古兰经》注、圣训集等,即阿拉伯—伊斯兰文化史各学科的形成与辑录,是在伍麦叶王朝后期,阿拔斯王朝前期。这两个王朝出于政权的考虑,伍麦叶王朝规定在主麻日的演讲词中必须诅咒阿里。两个王朝的大多数哈里发们都实行了镇压什叶派的政策,禁止传播先知关于阿里的圣训和阿里个人的功德。各学科的学者们慑于执政当局的压力,采取了上述态度。二是派别的原因。逊尼派与什叶派对圣门弟子的品位排列不一样,逊尼派的排列是按四位正统哈里发的顺序——艾布•伯克尔、欧麦尔、奥斯曼、阿里,其次是先知以天堂相许诺的其他六人。什叶派把阿里排在第一位。什叶派说,先知把阿里排在第一位,先知对阿里的评价最高,这不是先知个人的话,“他不凭私欲说话,他说的只是真主的启示。”(53章3-4节)。先知称艾布•伯克尔为“逊迪格”(至诚的人),称阿里为“孙迪格•艾克伯尔”(最大的至诚者)。

因此,逊尼派的经籍里不突出阿里的事迹,对历次战役中的突出表现跟其他圣门弟子并列描述,而且说,艾布•伯克尔是第一个穆斯林,而先知说阿里是第一个穆斯林男士,阿里自己也说,他是第一个穆斯林男士,他跟先知做礼拜比其他圣门弟子早七年。多数逊尼派的史籍和什叶派的史籍记一致认为,圣妻赫蒂杰是第一个穆斯林,也是第一个穆斯林女士,阿里是第二个穆斯林,先知的释奴宰德是第三个穆斯林,艾布•伯克尔是第四个穆斯林,先知说阿里是第一个穆斯林是指除赫蒂杰之外的第一个穆斯林男士。因阿里是儿童,宰德是释奴,艾布•伯克尔是有社会地位的成年人,阿拉伯人不注重妇女、儿童、奴隶,所以,有人说,艾布•伯克尔是第一个穆斯林。

关于《古兰经》5章55节经文:“他们鞠躬时施舍”,据多数史籍和经注,其传述系统追溯到先知,说指的是阿里,但有些逊尼派史籍,经注把鞠躬注释为“他们谦恭地缴纳天课。”不提阿里的名字。又如海白尔战役,据多数史籍记载,阿里患眼疾,先知先派艾布•伯克尔率军强攻城堡未能攻下,再派欧麦尔,也未能攻下,这时先知说,“明天我将把战旗交给一个最勇敢的人,他喜爱真主和使者;真主和使者也喜爱他的人。”第二天,先知把战旗亲手交给了阿里。埃及作家海卡的《穆罕默德生平》只提到海白尔战役,但没有描述战役的细节和先知的话,埃及穆罕默德•海左勒的《穆罕默德传》引述了先知的话,但未提艾布•伯克尔、欧麦尔的名字。埃及艾哈默德•谢里比博士主编的《伊斯兰历史与伊斯兰文化百科全书》未提海白尔战役,这都是避免把艾布•伯克尔和欧麦尔摆在阿里之上。

又如《古兰经》文:“人们中有这样的人,他为了追求真主的喜悦而自愿捐躯。”(2章207节),几乎所有的《古兰经注》和史籍一致认为是针对先知迁徙前夕,古莱什阴谋策划暗杀先知,阿里做先知的替身睡在先知的床铺上这一事件而降示的,但是少数逊尼派经注,如穆罕默•阿里•萨布尼的《古兰经注精华》等把“人们中有这样的人”注释为“人们中有一伙善良的人”,显然,是回避突出阿里。

二、历史上逊尼派与什叶派之间的争论、合作与发展

1.先知一生致力于伊斯兰民族的团结

伊斯兰之前的阿拉伯人和阿拉伯社会部落割据,充满着氏族和部落之间狂热的宗派主情绪,多神崇拜充斥,战争与仇杀不断,社会动荡,生产遭到破坏,民不聊生。先知接受真主的使命后,号召阿拉伯人信仰、崇拜唯一的真主,致力于阿拉伯半岛的统一。先知说,“众人啊!你们的养主是一个,你们的祖先是一个,你们都是阿丹(亚当)的后裔,他创造于泥土,在真主那里,你们中最尊贵的人是最敬畏真主的人。一个阿拉伯人并不比一个非阿拉伯高贵;一个非阿拉伯人并不比一个阿拉伯人高贵,只凭敬畏真主。”先知提出了人类平等、民族、种族、部落平等的原则。

迁徙到麦地那后,先知把不同出身、不同氏族、部落的穆斯林结为兄弟,建立以伊斯兰信仰为基础,为纽带的伊斯兰“乌麦制度”,其宗旨是消除氏族关系和部落宗派主义,组成伊斯兰民族联合体,提出“凡信士皆兄弟”(49章10节),有些西方研究人员称为“穆斯林公社”。

但是,先知深知,蒙昧时期的部落宗派主义根深蒂固,不会在短期内轻易消除。在他的教育下,穆斯林们的宗族观会有所减少,但是遇到现世利益问题就会表现出来。

麦加古莱什部落有12个家族,其中最大,最有势力的是伍麦叶族和哈希姆族,这两个家族在蒙昧时期,长期争权争荣,又联合又斗争,对内竞争,对外联合行动。

先知和阿里出身于哈希姆家族。先知接受传播伊斯兰的使命后,遭到以艾布•苏富扬为首的伍麦叶族人的激烈反对,只有奥斯曼早期信仰了伊斯兰教。哈希姆族中多数人早期信仰了伊斯兰教。极少数人,如艾布•莱海比也激烈反对先知和伊斯兰,因此,古莱什与先知之间的斗争,除了一神教与多神教之间的矛盾、斗争外,也有氏族的矛盾、斗争成分。伊斯兰政权建立后,这种斗争围绕先知的继承人问题,即政权问题展开。

2.先知指定了自己的继承人吗?

西方东方学家一致认为先知穆罕默德是历史上少见的伟大、精明的思想家、政治家、宗教家、战略家。美国著名学者迈克尔•H•哈特博士的著作《历史人物前100名》把先知穆罕默德列为第一位。历代精明的君王们生前把自己的继承人选好,安排好,唯恐他们死后政权转移到他人手中,或敌人手中,他的亲人,家族遭到报复。难道精明的先知穆罕默德不安排好自己的继承人吗?

什叶派的答复是肯定的,先知从早期开始安排他的继承人,从上述先知关于阿里的许多圣训和阿里个人的功德看得很清楚。阿里在13岁时,先知就对他的亲族、长辈们说,阿里是他的兄弟,他的助手,他的遗嘱执行人,他的继承人。当时,艾布•伯克尔已经信仰了伊斯兰教,他虽然没有参加先知向他的亲族们传达使命的会议,但他听到了先知关于阿里所说的话。什叶派还认为先知说未来的事,这不是他个人的意思。

逊尼派和部分史学家认为先知没有明确指定继承人,而只是暗示,如果指定,为什么不留下“遗诏”。至于阿里是先知的遗嘱执行人和继承人指的是遗产和家庭事务,因为阿里是先知的亲属。显然,各自对先知圣谕的理解,演绎有所不同。逊尼派还认为先知要建立一个民主协商的、具有共和性质的伊斯兰国家,《古兰经》云:“他们的事务是经过协商而决定的。”(42章38节)根据这一原则,穆斯林的事务、国家大事、领袖的推举应协商而定。

3.先知逝世前后三个事件促使穆斯林分裂为逊尼派与什叶派

什叶派说,先知的许多圣谕明确指定阿里是他的遗嘱执行人和继承人,但是多数老资格的迁士不同意阿里做先知的继承人,他们嫌阿里年轻,并不愿意圣位和哈里发位都集中于哈希姆族。先知知道这一切,但是,在他临终前要做最后一番努力。

伊斯兰教历10年,公元632年的一天,先知对他的门弟子们说,吉卜勒里告诉我,我的寿限将终,我即将去见我的养主,我要率穆斯林大众做最后一次朝觐,即告别朝觐。先知动员了近10万穆斯林,把在也门的阿里召回来,并命令在麦加的穆斯林也参加先知的这次告别朝觐(也叫辞朝)。朝觐毕,先知在阿拉法特山宣读了真主对先知的最后启示:“今天我已为你们完全了你们的宗教,我已完成了对你们的恩惠,我已选择伊斯兰做你们的宗教。”(5章3节)然后发表演讲,重申了人类平等、民族、种族平等、部落平等的原则。辞朝后,在返回麦地那,途经盖迪尔•胡姆山谷时宿营,在盖迪尔水塘边,向数万穆斯林宣布了圣谕:“我是谁的主人,阿里就是谁的主人。”什叶派认为这段圣训是先知逝世前明确指定阿里为他的继承人。重要圣门弟子们都听到了这一圣训,但是,大多数迁士们不传这段圣训,只有阿里的“什叶”(支持者)和多数辅士承认并传播这一圣训。但是,先知逝世前后发生了决定伊斯兰国家命运和先知后裔命运的三件事:

(1) 迁士中的重要圣门弟子不听从先知的命令,不随乌萨麦远征。

先知返回麦地那后三个月身染重病,他知道即将辞世,去见真主,他要为他之后的事做安排,他知道他的一部分门弟子可能不理会盖迪尔•胡姆的圣训,于是他命令他的释奴宰德之子乌萨麦率一支军队远征,到伊斯兰国家与东罗马帝国边境,以防范先知逝世后,罗马军队乘机入侵,表明伊斯兰国家稳定而有力量。什叶派和一部分伊斯兰史学家认为先知临终前安排乌萨麦远征,乌萨麦的军队中安排了一批老迁士和辅士,如艾布•伯克尔、欧麦尔、艾布•奥拜岱•本•杰拉哈、塞尔德•本•艾比•瓦戛斯等,但没有阿里和他的主要支持者,先知希望竞争哈里发位的老迁士离开麦地那,以便让阿里顺利当选。但是欧麦尔等老迁士不去麦地那郊外的军营报到,先知病中多次催促:“你们执行乌萨麦的远征!”欧麦尔几次去见先知说,乌萨麦太年轻,(时年仅17岁),没有作战经验,应该换一个年长有经验的将领。什叶派说,先知安排乌萨麦为远征军司令,有几层战略意义,一是让老迁士、辅士们知道选人才不计较年龄,乌萨麦年轻,武艺高强,先知从青年人中培养、锻练将领。二是乌萨麦是黑人,释奴的儿子,提拔人才不计较种族和社会地位,符合先知在辞朝演讲中强调的人类平等,种族平等。一批老迁士们不同意阿里做先知的继承人的理由之一是阿里太年轻,先知逝世时才31岁,先知让乌萨麦做老迁士,辅士们的长官就是让他们习惯服从年轻长官的领导。

(2)一部分圣门弟子不让先知写遗嘱

先知的病情日趋严重,乌萨麦的远征军迟迟不开拔,先知放不下心,圣门弟子们守在先知病榻周围,先知对大家说:“你们拿笔纸来,我给你们写下遗嘱,以便我之后你们不要迷误。”门弟子中出现了两种意见,一种意见说,应该让先知写下遗嘱,以免我们迷误,另一种意见以欧麦尔为代表,不让先知写遗嘱,他们估计到先知用文字写下阿里是他继承人的遗嘱,欧麦尔说:“真主的使者啊!你病成这个样子,不要写了,真主的经典对我们足够了。”于是两派争论起来,声音很高,先知生气说,“你们都离去吧!你们在你们的先知面前争吵……”

(3) 在“赛基法会议”上推举艾布•伯克尔为哈里发

先知逝世,先知的亲属阿拔斯、阿里等料理先知的后事。听到先知逝世,辅士们在他们的议事厅“塞基法茅棚”开会,推举海兹莱吉部族族长赛尔德•本•欧巴岱为哈里发(先知的继承人),他们认为他们对先知的传教事业贡献最大,若非他们,先知和迁士们无立足之地,因此,先知的继承人应该从他们中选出。欧麦尔闻讯,叫上艾布•伯克尔、艾布•奥拜岱等迁士赶往“塞基法”,与辅士们争辩,最后以先知的圣训“领袖出自古莱什”赢得了胜利。欧麦尔推举艾布•伯克尔,理由是《古兰经》中提及“两个人中的一个”,其次是先知病重期间曾让艾布•伯克尔代替先知率众礼拜。艾布•伯克尔推荐欧麦尔、艾布•奥拜岱中的一个。欧麦尔全力推举艾布•伯克尔,并率先伸手向艾布•伯克尔宣誓效忠,众人效法,艾布•伯克尔当选。“塞基法会议”上,在先知的亲属阿里,阿拔斯和阿里的支持者不在场的情况下推举艾布•伯克尔,没有提阿里的名字,也没有提先知关于阿里的圣训。什叶派说,这是违背先知的意愿,预先策划好的“政变”。如果阿里在场,以先知的圣训争辩,加上阿里的支持者的支持,阿里会当选。但是,阿里不以先知的圣训争辩,而主要以先知的亲属争辩,这使非哈希姆族的各家族联合起来,阿里派成为少数。穆尔太兹莱派认为阿里应首先当选,是凭他优越于其他圣门弟子的条件,而不是他与先知的亲属关系和先知的圣训。

什叶派说,“塞基法会议”的结果为后来伊斯兰国家的政权转移到伍麦叶族人之手打下了基础。伍麦叶族人全力支持艾布•伯克尔、欧麦尔和奥斯曼,而艾布•伯克尔、欧麦尔、奥斯曼重用伍麦叶族人,如艾布•伯克尔任命艾布•苏富杨之子叶齐德担任征服叙利亚的一支军队的司令,接着是大马士革总督。叶齐德死于阿姆瓦斯瘟疫,欧麦尔任命穆阿威叶为大马士革总督,继任他哥哥叶齐德的职位,欧麦尔安排奥斯曼当选为第三任哈里发,奥斯曼重用先知攻克麦加后被迫入教的伍麦叶族人,把各省总督换成伍麦叶族人,把他的堂弟麦尔旺•本•哈克姆任命为国务秘书,掌握了哈里发的大印。伊斯兰国家的军政大权落到伍麦叶族人手中,扩大了穆阿威叶的辖区,成为整个叙利亚的总督,为后来穆阿威叶势力的膨胀,伍麦叶王朝的建立准备了条件。伍麦叶王朝统治时期,先知的门弟子,先知的后裔,什叶派、逊尼派的虔诚穆斯林遭到残酷镇压和屠杀。因为阿里在历次战役中斩杀了不少古莱什和伍麦叶族人的精英和骑士。

关于艾布•伯克尔当选的理由——先知病重期间让艾布•伯克尔率众礼拜,什叶派说,据伊本•阿拔斯传述,先知病重期间说,你们中的一个率领大众礼拜,没有说艾布•伯克尔,是阿伊莎出去告诉他父亲率众礼拜,先知让阿里代理先知的事例很多,如先知率军远征塔布克时,让阿里留在麦地那做先知的代理,由伊本•阿拔斯传述,先知率军远征塔布克,让阿里留下来做代理,阿里对先知说:“我跟你去。”先知没有同意,阿里哭了。这时先知说:“阿里呀!难道你不愿意你与我的关系是哈伦与穆萨的关系吗?但是,你不是圣人。”阿里说,“愿意。”先知说:“你是我对每个信士的代理人。”据另一传述:“你是在我之后,我的教民中的代理人。”

伊斯兰教历9年,公元630年,朝觐月,真主降示了与多神教徒解除协约的启示:“这是一篇解除协约的宣言,由真主及其使者传示给那些曾与你们缔约的以物配主者。”(9章1节)

先知解放麦加以后,曾与没有信教的多神教徒签有协约,允许他们继续来天房朝觐,但是他们多次违反与先知缔结的其他协约,所以真主命令先知解除与他们的协约。先知让艾布•伯克尔率团前往麦加朝觐,并向多神教徒宣布解除协约的宣言。据伊本•罕百里的《穆斯奈迪圣训集》、《圣门弟子们的功德》、《伊尔沙德》等圣训集、史籍载,“解除协约”的启示降示后,先知派艾布•伯克尔率穆斯林前往麦加朝觐,并宣布解除协约的宣言,艾布•伯克尔出发不久,先知命令阿里骑上先知的骆驼赶上艾布•伯克尔,拿上“宣言”前往麦加朝觐,并代表先知向多神教徒宣布,让艾布•伯克尔自己决定,要么同你一起前往麦加朝觐,要么返回麦地那。艾布•伯克尔选择了返回麦地那。艾布•伯克尔回到麦地那后面见先知哭着说:“真主的使者啊!是否真主关于我降示了什么?”先知说,“没有发生对你不好的事,只是吉卜勒里来命令我:这件事只有你自己,或你亲属中的一个人去完成。”

先知命令阿里向朝觐者宣布:从今年以后不允许多神教徒来天房朝觐;不允许再裸体巡游天房……。

阿里、阿拔斯等先知的亲属正在料理先知的后事,消息传来,在塞基法穆斯林们推举艾布•伯克尔为哈里发,这时阿拔斯对阿里说:伸出你的手来,先知的叔父向先知的兄弟宣誓效忠,推举你为哈里发,当时艾布•苏富扬在场,也伸出手来向阿里宣誓效忠,但是阿里没有伸出手,他担心选出两个哈里发,导致穆斯林的分裂,可能以刀兵相见,都变成叛教徒。但是阿里、阿拔斯、阿里的支持者迟迟没有向艾布•伯克尔宣誓效忠,欧麦尔对艾布•伯克尔说,必须让阿里宣誓效忠,否则这件事难以成立,也担心穆斯林队伍分裂,新生的伊斯兰国家面临危机,于是带一批人前往阿里、法蒂玛的家说,如不去宣誓效忠,要放火烧掉他们的家。当时阿拔斯、祖拜尔(当时他也支持阿里)和阿里的一些支持者都在阿里的家中,祖拜尔提着宝剑出去,欧麦尔等把他的宝剑夺过来,欧麦尔用脚踩断了宝剑。在这种情况下,阿里的支持者陆续向艾布•伯克尔宣誓效忠。推举艾布•伯克尔后,赛里曼•法勒斯用波斯语说了两句话:“你们选择了年长者,你们抛弃了根本。”阿里对欧麦尔说:“你把母驼的乳房分成两半,你推举艾布•伯克尔的目的是将来他推举你。”

当欧麦尔等一批人去阿里、法蒂玛的家,要求阿里前去向艾布•伯克尔宣誓效忠的时候,法蒂玛在门后对众人说,我与你们这样恶劣的人们没有信约,你们抛弃了真主的使者,没有参加他的殡礼,而你们自己决定你们的事情,剥夺我们的权利,难道你们不知道盖迪尔•胡姆之日先知说过的话吗?指真主发誓,当日先知明确任命阿里为他的继承人,以便他消除你们对这件事的期望,你们已经切断了你们与你们的圣人之间的一切联系。真主在后世清算我们与你们之间在现世的一切。”

法蒂玛对辅士们说:“难道你们忘记了盖迪尔•胡姆之日真主使者的圣谕吗?他说:‘我是谁的主人,阿里就是谁的主人。’难道我的父亲在盖迪尔•胡姆之日,为任何一个人留下了托辞吗?”

辅士们说,“先知的女儿呀!如果我们向艾布•伯克尔宣誓效忠之前听到你这番话,我们除阿里之外,不推举任何人。”什叶派说,先知逝世后,如果艾布•伯克尔、欧麦尔、艾布•奥拜岱等老迁士们根据先知的意愿全力推举阿里为哈里发,再不会有竞争对手,穆斯林不会分裂,奥斯曼不会被杀,伊斯兰国家的政权不会落到伪信者们的手中,先知和阿里、法蒂玛的后裔不会遭到报复和屠杀。

4.废除“胡姆斯”,没收“法德克”

艾布•伯克尔被推举为哈里发后,要做的第一件事,是根据先知病重期间的命令,执行乌萨麦的远征。艾布•伯克尔和欧麦尔骑马前往乌萨麦的军营,阿卜杜•拉哈曼•本•奥夫牵着哈里发的马,去亲自送别乌萨麦。艾布•伯克尔与乌萨麦骑马并行,送了一程,然后艾布•伯克尔下马步行送行,乌萨麦也要下马步行,被艾布•伯克尔劝阻说,你将在主道上奔驰,我在主道上多步行几步,取真主和他的使者之喜。艾布•伯克尔请乌萨麦把欧麦尔留下来,协助他处理国事,乌萨麦同意。

接着艾布•伯克尔根据欧麦尔的建议废除了“胡姆斯”、没收了“法德克”,当时阿里仍不向艾布•伯克尔宣誓效忠,欧麦尔说,断他们的经济来源,人们不会再跟随他们。

“胡姆斯”的意思是五分之一,《古兰经》指出:“你们要知道,你们所获得的战利品,无论多少,都应当以五分之一归真主,使者、至亲、孤儿、赤贫者、旅客(遇到困难的)……。”(8章41节)

降示这节经文以后,先知把战利品分为五分,五分之四分给参战的战士,五分之一根据经文归真主,指归国库,至亲指先知的亲属哈希姆族中的穷人,因为先知自己并禁止哈希姆族人接受天课和施舍,以五分之一中的一分代替它。

“法德克”是海白尔附近的一片椰枣林园,海白尔战役后,“法德克”村民们害怕先知率军攻打,就主动派代表前来与先知议和,愿把“法德克”林园的一半送给先知,签订和约。因为这不是战士们通过战斗获得的战利品,所以未分给战士,而由先知掌握,把每年收获的果实分配给穷人和先知的亲属,先知临终前把这份财产作为遗产赠给了女儿法蒂玛。艾布•伯克尔把“胡姆斯”和“法德克”收回国库,法蒂玛与艾布•伯克尔发生争吵,艾布•伯克尔要证据,法蒂玛把阿里、乌姆•艾姆尼、艾斯玛•宾特•奥麦斯叫来作证。艾布•伯克尔说,丈夫不能为妻子作证,两个女人的作证不能成立。法蒂玛说,根据《古兰经》对遗产的规定,我有继承权。艾布•伯克尔说,我听先知说过:“我们为先知者不留遗产,留下的财产都作为施舍。”法蒂玛盛怒而归,从此卧病不起,不久逝世。归真前留下遗嘱,不许艾布•伯克尔、欧麦尔等参加她的殡礼,所以阿里在夜里为她举行殡礼后埋葬,只有少数亲属参加。

“法德克”一案在伊斯兰历史上争论了二百年。由于“法德克”问题在法蒂玛与艾布•伯克尔、欧麦尔之间发生了分歧,故历代哈里发们有不同的主张,其中也有政治的因素。奥斯曼执政时代,把“法德克”赠给了他的堂弟、国务秘书麦尔旺•本•哈克木。到了伍麦叶王朝第八位哈里发清廉的欧麦尔•本•阿卜杜勒•阿齐兹时代,命令麦地那长官把“法德克”归还给法蒂玛的后裔,伍麦叶族人不满,欧麦尔说,先知说过:“法蒂玛是我身上的一块肉,使她恼怒,就是使我恼怒。”第九位哈里法叶齐德•本•阿卜杜勒•麦利克又从法蒂玛后裔手中收回,交给了伍麦叶族人。直到阿拔斯王朝第一任哈里发阿卜杜拉•赛法哈又把它归还给法蒂玛的后裔。曼苏尔继位后,因法蒂玛的后裔反对过他,又从他们的手中收回去,麦海迪时代又归还给法蒂玛的后裔。哈迪时代又收回去,到了麦蒙时代,法蒂玛的后裔向哈里发提交了申诉书:“先知把法德克赠给法蒂玛,有可靠的证人,但艾布•伯克尔,欧麦尔剥夺了先知女儿的权利……。”因此,哈里发麦蒙召集了希贾兹和伊拉克的200多位学者、教法学家论证“法德克”一案,论证了法蒂玛和艾布•伯克尔分别传述的圣训的正确性,丈夫为妻子作证是否有效,以及妇女作证能否成立,还论证了圣女法蒂码由经、训作证是纯洁的,不说谎。真主说:“先知的亲属啊!真主只欲消除你们的污秽,洗净你们的罪恶。”(33章33节)最后多数学者、教法学家作出判决:虔诚、公正的丈夫为妻子作证有效,尤其阿里,他的虔诚、公正、诚实、敬畏真主、不贪现世等美德不容置疑,他不会为妻子作伪证。两位妇女乌姆•艾姆尼、艾斯玛•宾特•奥麦斯是虔诚、贞洁的妇女,先知曾说过,“她俩是进天堂的妇女”,艾布•伯克尔一人传述的圣训,没有旁证,于是麦蒙把“法德克”最终判给了法蒂玛的后裔。争论了200年的“法德克”一案画了上句号。伊玛目阿里被推举为哈里发后,有人问,为什么不收回“法德克”?伊玛目在写给巴士拉长官,辅士奥斯曼•本•胡奈夫的信中作了回答,他说:“我要‘法德克’和‘法德克’之外的财产干什么?一个躯体明天的归宿是坟墓。”

5.合作时期

(1)阿里辅佐艾布•伯克尔平息部落暴动

艾布•伯克尔上任不久,阿拉伯半岛许多部落纷纷举行暴动,反对麦地那的伊斯兰政权,年轻的伊斯兰国家出现了危机,当时半岛的形势被阿拉伯史学家形容为“如雨夜之下的羔羊”。各部落暴动的原因不尽相同,多数部落虽然信仰了伊斯兰教,但对伊斯兰还认识肤浅,信仰还没有扎根,部落宗派主义仍很强烈,他们认为麦加的古莱什部落利用伊斯兰教统治半岛各部落,把天课当成古莱什强加给他们的赋税,其中多数人对《古兰经》经文:“你从他们的财产中征收天课,你借天课使他们干净,使他们纯洁…。”(9章103节)有错误的理解,认为天课是上交给先知个人的,现在先知去世了,他们不再缴纳天课了,他们表示信主、信圣、礼拜、封斋,不交天课。还有些部落的首领叛教,自称先知,欺骗族人,认为古莱什出了先知穆罕默德,势力大增,他们也想效法。族人因部落宗派主义,支持他们的族长。欧麦尔向艾布•伯克尔建议:对表示信主,做礼拜不交天课的部落,不要动武,因为他们还没有叛教,先不管他们,集中兵力围剿伪先知、叛教徒。但是,艾布•伯克尔坚持全面围剿,包括拒绝缴纳天课的部落,说我要同叛教徒和把伊斯兰分开的人们战斗,直至我战死。他派遣了几支军队分别开赴前线。

听到远方的许多部落叛乱,麦地那周围的几个部落也举行暴动,包围了麦地那,阿里作为一个方向的指挥官参加了保卫麦地那的战斗。

平叛战争胜利后,艾布•伯克尔命令胜利军远征叙利亚。阿里看到了艾布•伯克尔对伊斯兰的忠诚和在危机关头所表现出的勇气,于是才向艾布•伯克尔宣誓效忠,并尽力辅佐。穆斯林军正在叙利亚胜利进军的时候,艾布•伯克尔于伊历13年,公元634年病逝。艾布•伯克尔为平息部落叛乱,捍卫新生的伊斯兰国家做出了贡献。

(2) 阿里辅佐欧麦尔对外开拓

艾布•伯克尔临终前指定欧麦尔为自己的继任人,阿里有看法,但是,他顾全大局,向欧麦尔宣誓效忠,欧麦尔执政10年,实现了对外开拓的伟大胜利,征服了拜占庭帝国属地叙利亚全境,征服了波斯,埃及等广大地区,欧麦尔获得“信士们的长官荣号”。阿里是麦地那中央领导核心的成员之一,尽力辅佐哈里发,欧麦尔欲亲自率领大军远征波斯,征求阿里的意见。阿里劝阻欧麦尔留在麦地那,作为哈里发,应留在中央统一指挥全局,动员后方支援前线……。欧麦尔听从。

在教法上,欧麦尔遇到难题时,请阿里做最终裁决,欧麦尔曾说过:“要是没有阿里,我欧麦尔休矣!”一天阿里和欧麦尔在先知寺里谈话,几个人来见哈里发,阿里告辞,欧麦尔指着阿里的背影对这几个人说:“伊斯兰是靠此人的宝剑树立起来的。”那几个人说,那为什么你们不推举他做哈里发呢?”欧麦尔说,“当时他还年轻,现在可以考虑了……”

欧麦尔应耶路撒冷大主教的邀请,前往签订和约,邀请阿里一同前往,阿里不去,于是欧麦尔让他做哈里发的代理。

欧麦尔希望与先知的亲属结亲,因为《古兰经》指出先知的亲属是纯洁的。欧麦尔向阿里要求把他的次女翁姆•库勒苏姆许配给他。阿里开始不同意,说他准备把她许配给她叔叔贾法尔的一个儿子,但是欧麦尔一再坚持,并央求阿拔斯替他说情,阿里无奈,因为欧麦尔是“信士们的长官”,国家的元首,只好答应,当时翁姆•库勒苏姆才9岁。这样,欧麦尔成了阿里的女婿。

(3) 欧麦尔被刺身亡前,指定“六人哈里发候选人协商委员会”

伊斯兰教历24年,公元644年,一天欧麦尔正在先知清真寺率众举行晨礼时被艾布•露艾鲁艾刺杀。艾布•露艾鲁艾是在尼哈万德战役中被俘的波斯籍战俘,分配给穆义莱•本•舒尔白家为奴,他为自己,为他的被灭亡的国家报仇。

欧麦尔被刺身亡前提名六个人组成“候选人协商委员会”这六人是阿里、奥斯曼、泰勒哈、祖拜尔、赛尔德•本•艾比•瓦戛斯、阿卜杜•拉哈曼•本•奥夫。欧麦尔知道他们入教早,功劳大,都觊觎哈里发位,他让他们自己协商,选出一位哈里发。但是欧麦尔很了解这六人的特点,他对他们都不十分满意。

《叶尔古比史》传述伊本•阿拔斯的话说,欧麦尔被刺后我去看望欧麦尔,他呼吸短促、叹气。我问:‘信士们的长官啊!你怎么样?看来你很难受。“欧麦尔说:”伊本•阿拔斯啊,我考虑我的继承人问题,或许你认为你的堂兄(指阿里)有资格,但是……。”伊本•阿拔斯说:“凭他的战功,他入教最早,他与先知的亲属关系,他的学识,你为什么不推荐他呢?”“你的堂兄最适合,他会把人们引向正道,但是我考虑,他年轻而且总教训别人,他爱开玩笑,古莱什不接受他。如果他担任了哈里发,会让人们尝够真理之苦,古莱什得不到宽松,可能宣誓效忠之后爽约,与他战斗。”我提到奥斯曼,欧麦尔说:“他人温和,古莱什喜欢他,但如果他担任了哈里发,他可能把真主的财产赏给他的伍麦叶族人和艾布•穆艾图的后裔,让他们骑在穆斯林的脖子上,人们会群起而攻之,可能把他杀死在他的床铺上。”我提到泰勒哈,欧麦尔说:“他是个骄傲自大的人,自从吴侯德战役,他的手指受伤以后,他更趾高气扬,不适合担任哈里发。”我提到宛戛斯,欧麦尔说:“他是个只会带兵打仗的人。”我提到阿卜杜•拉哈曼,欧麦尔说:“他是个软弱的人,如果他担任了哈里发,会把哈里发大印放到他妻子手中。”

有人提议指定他的儿子伊本•欧麦尔,以免发生纷争,欧麦尔说:“你该死,我怎么能指定一个连休妻都不敢的人呢?”欧麦尔说:“假若艾布•奥拜岱还活着的话,我会指定他,因为我听先知说过:‘艾布•奥拜岱是这个民族的忠良。’(艾布•奥拜岱在白德尔战役中斩杀了自己的父亲)。假如艾布•胡栽法的释奴萨利姆还活着的话,我也指定他,因为我听先知说过:‘萨利姆是强烈喜爱真主的人。’”

(4) 欧麦尔关于先知继承人的思想主张

史学家说,从欧麦尔的这番话中可以看出他关于先知继承人问题的思想主张,即哈里发可以从古莱什的任何家族中产生,不局限于哈希姆族,或任何其他家族;哈里发不限出身门第,释奴也可以担任,一部分人强调先知关于阿里的圣训,那么先知对艾布•奥拜岱和释奴萨利姆也有圣训。从中可以看出他对推举阿里仍有顾虑,担心阿里当选,从此哈里发位不会再从哈希姆族中收回来,而他希望古莱什各家族轮流执政,这也是非哈希姆各家族大多数人的思想主张,而他们占绝大多数,这对阿里十分不利。这也反映出先知逝世后宗族观念抬头,但是对伊斯兰历史上的一系列重大事件,如先知继承人问题的斗争、部落暴动、废除“胡姆斯”、没收“法德克”等,善良的宗教学者们的观点,是由于圣门弟子们对《古兰经》、圣训、教法的理解与演绎不同。

欧麦尔对哈里发选举起着决定性作用,艾布•伯克尔是古莱什太姆家族人,欧麦尔是古莱什阿迪伊家族人,奥斯曼是古莱什伍麦叶族人,整个哈里发选举的过程,完全按欧麦尔的思想路线进行,他对阿里和奥斯曼都有担心,最后还是他的既定方针和人性占了上风,他对艾布•伯克尔的推举和艾布•伯克尔对他的指定都得到奥斯曼的支持。据传艾布•伯克尔临终前,先征求了奥斯曼、阿卜杜•拉哈曼、泰勒哈等人的意见,奥斯曼、阿卜杜•拉哈曼同意欧麦尔,泰勒哈反对,第二天艾卜•伯克尔把奥斯曼叫来,让他记录他的口述遗嘱,指定他的继任人,以免选举出现分歧,国家不稳定,而穆斯林军队正在与拜占庭帝国军队作战。艾布•伯克尔对奥斯曼说:你写“以至仁圣慈真主的名义开始,这是艾布•伯克尔•本•艾比•盖哈法写给穆斯林们的誓约,我……”这时艾布•伯克尔昏迷过去,奥斯曼续上“我把欧麦尔•本•罕塔卜指定为我的继任人……。”这时艾布•伯克尔又苏醒过来,让奥斯曼给他念他的口述,奥斯曼念完,艾布•伯克尔念了“真主至大!”十分高兴说:“我认为你担心我在昏迷中死去,不再醒过来,人们产生分歧,所以才写上了……。奥斯曼说:“是的。”

欧麦尔命令“六人候选人协商委员会”必须在三天之内选出哈里发,并命令辅士艾布•泰勒哈率领50名辅士,手执宝剑,守在会场门外,如果六人中五人一致,一人反对,就砍这个人的脑袋,如果四人一致,二人反对,就砍这两个人的脑袋,如果三对三,就让伊本•欧麦尔裁决,如果不听从伊本•欧麦尔的裁决,就以阿卜杜•拉哈曼在一边的三人为准。

协商过程中祖拜尔同意阿里,泰勒哈同意奥斯曼,赛尔德同意阿卜杜•拉哈曼,剩下三人,阿卜杜•拉哈曼放弃自己的候选人资格,条件是由他作最终裁决,并要求大家必须服从,大家同意,然后他问阿里和奥斯曼你们俩有没有愿意放弃候选人资格的,二人都没有说话,这样剩下两个候选人,阿卜杜•拉哈曼的一票要定大局。他先把双手伸向阿里说:“我向你宣誓效忠,条件是你必须遵循真主的经典,先知的逊奈,两位谢海(艾布•伯克尔、欧麦尔)的道路。阿里说:“我遵循真主的经典,先知的逊奈和我个人的见解。”阿卜杜•拉哈曼转向奥斯曼,说了同样的话,奥斯曼表示同意,阿卜杜•拉哈曼再转向阿里,阿里的回答不变,他再返回奥斯曼,奥斯曼仍说同意,重复了三次后,阿卜杜•拉哈曼握住奥斯曼的手说,“祝你平安,信士们的长官。”奥斯曼当选。阿里说:“这不是第一次,你们联合起来反对我们。”

史学家说,从欧麦尔的精心安排来看,他意在奥斯曼,因为阿卜杜•拉哈曼是奥斯曼的妹夫,伊本•欧麦尔代表他父亲的意图,后来阿里当选为第四任哈里发时绝大多数圣门弟子宣誓效忠,只有极少数没有宣誓效忠,伊本•欧麦尔是其中之一。阿卜杜•拉哈曼提出以艾布•伯克尔、欧麦尔的道路作为条件之一是策略,他知道阿里不会接受这一条件。当阿里和伊本•阿拔斯知道欧麦尔的安排后说,看来欧麦尔不让我们当选。

(5)辅佐奥斯曼,在群众暴动期间保护奥斯曼

尽管如此,阿里还是向奥斯曼宣誓效忠,奥斯曼执政12年,在前半期,阿里像欧麦尔时代一样,辅佐奥斯曼,继续开疆拓土,平定了波斯的叛乱,并向东扩张,征服了中亚的部分地区,在非洲,从埃及向西推进,征服了伯克尔地区、的黎波里等,并命令在埃及和叙利亚创建两支海军,以抵抗拜占庭帝国从海上进攻。奥斯曼执政的后半期,由于被麦尔旺•本•哈克木等伍麦叶族亲属挟持,任人唯亲,重用伍麦叶族亲属,挥霍国库财产,鞭笞先知喜爱的圣门弟子安马尔•本•亚西尔、伊本•麦斯奥迪,流放艾布•赞莱,激起民众暴动,包围了奥斯曼宅第,暴动者围攻奥斯曼宅第,要求他退位的同时,高喊阿里继位,阿里的处境十分困难,在奥斯曼与暴动者之间进行调解,同时劝奥斯曼退位,以保全性命,但是奥斯曼的伍麦叶族亲属们不让他退位。直接杀害奥斯曼的凶手被奥斯曼的卫队杀死,几千名暴动者加入阿里的队伍。麦地那的绝大多数圣门弟子拥戴阿里为哈里发,阿里此时不接受推举,伊本•阿拔斯也对阿里说:“此时接受推举,别有用心的人们会把奥斯曼的死推到你身上。”但是艾什台尔等军队将领们把阿里从家里拖出来宣誓效忠,说局势很乱,你不接受,不少人争当哈里发,局势大乱,国家危机。阿里无奈,只好接受了推举。叙利亚总督穆阿威叶以交出杀害奥斯曼的凶手为名,拒绝承认合法选举出来的哈里发,实则与阿里争夺哈里法位。骆驼战役削弱了阿里的军事力量,隋芬战役,阿里的军队即将取得胜利的情况下,穆阿威叶、阿慕尔施缓兵之计,提出“依经裁决”的口号,导致阿里阵营内部的分裂,出现了哈瓦利吉派,哈瓦利吉派刺杀了阿里。

从艾布•伯克尔执政到奥斯曼被杀的这24年,可以说是什叶派与逊尼派合作的时期,逊尼派执政,什叶派在野。阿里反对使用武力,尽管他的支持者建议。他说,以刀兵相见,都成为叛教徒。当阿卜杜•拉哈曼向奥斯曼宣誓效忠时,安马尔、米格达德等进行谴责,并提出武力威胁,哈希姆族人与伍麦叶族人针锋相对,这时阿里向奥斯曼宣誓效忠,因为他承诺服从阿卜杜•拉哈曼的裁决,以息事宁人。

(6) 阿里当选为第四任正统哈里发,穆阿威叶依靠武力争夺哈里发位

阿里当选为第四任哈里发,什叶派执政,逊尼派在野,但是,支持阿里当选哈里发的不只是什叶派,阿里有一批亲密的伙伴,坚定的支持者,但是,拥戴他担任哈里发的除了什叶派之外,还有穆斯林大众和各种不同的政治力量,有反对奥斯曼政策的大多数圣门弟子,如泰勒哈、祖拜尔等,有奥斯曼的亲信和支持者,如麦尔旺•本•哈克木等也向阿里宣誓效忠,有反对奥斯曼的政策,但赞成艾布•伯克尔,欧麦尔的政策的人们。

阿里与穆阿威叶之间的斗争不是什叶派与逊尼派之间的斗争,而是合法公选的哈里发与反叛者之间的斗争,穆阿威叶借惩办奥斯曼的凶手为名,用武力争夺哈里发位。据艾布•艾优卜、安马尔等圣门弟子传述,先知说:“阿里将与反叛者(穆阿威叶及其追随者)、爽约者(爽约之后的泰勒哈、祖拜尔等人)、叛教者(哈瓦利吉派人)战斗。”

6.伍麦叶王朝的建立及其对什叶派穆斯林和逊尼派穆斯林的镇压

哈桑斗不过善用政治手腕的穆阿威叶,把哈里发位让给了穆阿威叶,签订了和约,规定只让给穆阿威叶,他之后的哈里发由穆斯林大众公选。

(1) 穆阿威叶的重大罪过

史学家认为穆阿威叶犯有诸条重大罪行。

○1用武力反对公选的正道伊玛目,篡夺哈里发位,建立封建王朝。

○2 传子叶齐德,把伊斯兰国家民主协商推举宗教,政治领袖的哈里发制度变成罗马的希拉克略主义——封建王朝世袭制度。

叶齐德是个嗜好饮酒,狩猎、淫荡的纨绔子弟,穆阿威叶把他立为太子,强加给高健在的圣门子、再传弟子和穆斯林大众。为了扫清传子道路上的障碍,穆阿威叶派亲信去麦地那,设计毒死了赛尔德•本•艾比•瓦戛斯和哈桑•本•阿里,二人在几天之内相继中毒身亡,赛尔德是欧麦尔指定的唯一健在的“六人候选人协商委员会”成员,有资格当选哈里发,在穆斯林中享有威望,如果他站出来号召穆斯林大众抵制,穆阿威叶传子的计划很难实现。哈桑与穆阿威叶有“和约”,哈里法位只让给他一个人,他之后应由穆斯林大众从先知的后裔中选出哈里发。

哈桑曾被三次下毒,都抢救过来,第四次穆阿威叶派亲信,用10万金币收买了哈桑的妻子之一杰尔黛,许诺办成后许配给叶齐德。杰尔黛的父亲是艾什阿斯,奥斯曼时代,任波斯阿塞拜疆省行政长官,伊玛目阿里被推举为哈里发后,他宣誓效忠,留任了他,但是他贪污国库财产,伊玛目阿里写信批评了他,并追回财产,他对阿里怀恨在心,在隋芬战役中,他是迫使阿里接受“依经裁决”的主要将领,阿里十分鄙视他,但是,艾什阿斯在表面上讨好阿里,把自己的女儿杰尔黛嫁给哈桑,在背地里他总是干伤害阿里的事,他是贝德部落的首领,掌握着一支军队,穆阿威叶收买杰尔黛是有原因的。

穆阿威叶还设计毒死伊玛目阿里派往埃及的军政长官艾什台尔,穆阿威叶非常怕他,派人到埃及边境收买“被保护”的人,让他在进入埃及必经之地等候艾什台尔一行人,事情成功后,终生免缴土地税。此人用下毒的蜂蜜招待了客人。

○3规定星期五聚礼目的演讲中诅咒阿里。

○4杀害清廉的圣门弟子胡杰尔•本•阿迪伊。

胡杰尔•本•阿迪伊(?-671年)肯德族人。欧麦尔时代,他参加了征服波斯的各战役,他是伊玛目阿里的亲密伙伴之一,同阿里一起参加了骆驼、隋芬、纳哈拉万诸战役。伊玛目阿里牺牲,穆阿威叶篡夺哈里法位以后,他一直坚持认为阿里在真理一边,穆阿威叶是邪恶的篡权者,拒绝承认他的哈里发位的合法性,从没有停止过谴责穆阿威叶,穆阿威叶的库法长官齐雅德•本•艾比希逮捕了他和他的一批伙伴,押往大马士革,他当面揭露了穆阿威叶的种种罪行,指出他是伪信者。穆阿威叶下令把他和他的伙伴们杀害于大马士革东郊的阿兹拉牧场,此举受到什叶派、逊尼派学者和穆斯林公众的强烈谴责,列入穆阿威叶最严重的历史罪行之一。哈桑•巴士里说,穆阿威叶犯有三条重大罪行,其中有杀害清廉的圣门弟子胡杰尔•本•阿伊,三条中的一条就足以使他遭灭顶之灾。

○5违反经、训妄称他与齐雅德的血统关系

据《泰伯里史》等史籍载,穆阿威叶想立太子,库法长官穆义莱•本•舒尔白看出来后,表示支持,穆阿威叶说,恐怕希贾兹人不支持,穆义莱说,只要库法、巴士拉(管辖整个波斯)支持,希贾兹不成问题。穆阿威叶征求巴士拉长官齐雅德•本•艾比希的意见,齐雅德说,叶齐德的嗜好恐怕希贾兹人接受不了,暂缓进行,让叶齐德有所表现。穆阿威叶听了齐雅德的意见。穆义莱先死了,接着齐雅德也死了,奥拜杜拉•本•齐雅德担任了巴士拉长官,穆阿威叶再次起动传子叶齐德的计划,巴士拉、库法等地纷纷写信给穆阿威叶表示拥护,赞扬叶齐德,希贾兹没有动静,那里老迁士们的儿子们侯赛因、伊本•祖拜尔、阿卜杜•拉哈曼、伊本•艾比•伯克尔、伊本•欧麦尔、伊本•阿拔斯等表示反对叶齐德继位。穆阿威叶知道,这些前任哈里发们的儿子们都觊觎哈里发位,如果他们反对,事情不好办,于是他亲自前往麦地那说服他们。他到麦地那时,这伙年轻人已躲到麦加去了,穆阿威叶又追到麦加,对他们威胁利诱,要求他们向叶齐德宣誓效忠,但这伙人不肯,穆阿威叶威胁说,今天我要在清真寺里当着穆斯林们的面讲话,如果你们中有人敢反对我的讲话,宝剑落在他的头顶。然后他命令他的卫队长,在每个人的身后安排两个卫士,如果他们中有人敢反对我的讲话,就砍下他的脑袋。然后他同这伙人一起到禁寺,召集穆斯林群众到场。穆阿威叶登上讲台,先赞主赞圣,然后说:“这伙人是穆斯林们的领袖人物,是他们中最好的人,不跟他们协商,任何事不能成立。他们已经情愿向叶齐德宣誓效忠,并以安拉的名义宣誓忠顺叶齐德……。”众人听到穆阿威叶的这番话,相信他们的领袖们已经向叶齐德宣誓效忠了,于是他们也都宣誓效忠,穆阿威叶花了好几年的时间,通过威胁利诱,金钱收买等手段,为自己的儿子安排好了继位的大业。

(2) 叶齐德的罪过

○1制造“卡尔巴拉惨案”

伊历60年,公元679年,穆阿威叶逝世,叶齐德继位,全国要正式举行隆重的向新任哈里发宣誓效忠仪式。全国响应,只有麦地那的那些领袖们,他们仍然不向叶齐德宣誓效忠。在这期间,伊本•祖拜尔在希贾兹活动,得到了一部分人的支持,侯赛因得到希贾兹和伊拉克更多人的支持,成为反对派的主要领袖。叶齐德写信给麦地那长官艾布•苏富扬的孙子瓦利德•本•奥太白,命令采取严厉手段,迫使侯赛因等人宣誓效忠,瓦利德分别会见侯赛因等人,威胁如不宣誓效忠,后果自负。侯赛因说,你给我宽限几天,容我考虑。当夜侯赛因携眷逃往麦加。伊本•祖拜尔也逃往麦加。伊本•欧麦尔、伊本•艾比•伯克尔、伊本•阿拔斯等被迫宣誓了效忠。

侯赛因在麦加收到了来自库法的许多信件,邀请他去库法,说这里有10万人将拥戴你为哈里发,侯赛因半信半疑,就派他的堂兄穆斯林•本•阿盖伊勒前往库法查看实情,穆斯林到库法后找到了写信的反对派们的领袖,他发现情况属实,人们纷纷通过他向侯赛因宣誓效忠,几天之内宣誓效忠的人数多达12万人,于是他给侯赛因写信尽快来库法。

叶齐德获悉伊拉克骚动,立即任命巴士拉长官——他和他父亲都是为现世出卖宗教的铁腕人物——奥拜杜拉•本•齐雅德兼任库法长官,把原来的库法长官努尔曼•本•白希尔革职,嫌他手软。奥拜杜拉有几千名秘密警察,他到库法上任,立即展开搜查,寻找穆斯林和与他联系的人。穆斯林很快发现他周围的人不见了,于是他来到伊拉克人的领袖之一哈尼•本•奥尔外的家躲藏,秘密警察很快找到了穆斯林和哈尼,逮捕,砍头,把尸体抛到街头,以示警戒。

侯赛因收到穆斯林的信大喜,准备前往库法,他不知道库法发生了什么,但是,他征求了一些人的意见,有鼓励他去的,有劝阻他的,但是他的叔父伊本•阿拔斯坚定地告诉他不能去,伊拉克人多变,他们曾抛弃了你的父亲,你是希贾兹人的领袖,你留在希贾兹比去伊位克好。侯赛因犹豫不决。伊本•祖拜尔在希贾兹活动,争取民众的支持,但是他发现支持侯赛因的人比支持他的人多,只要侯赛因在希贾兹,他成不了气候,于是他找侯赛因,鼓励他去伊拉克,说要是我在伊拉克得到像你那么多的支持者,我早就去了。侯赛因知道伊本•祖拜尔的用意,但是他还是决定要去,他对伊本•阿拔斯说,我宁愿把血流在别的地方,不愿意流在麦加,破坏真主的禁忌。伊本•阿拔斯说,既然你一定要离开麦加,我建议你去也门,那里有群山、要塞、城堡,比较安全,那里有你父亲的支持者,你从那里可以给全国各地写信,号召民众……。侯赛因说,叔叔啊,我知道你是真心忠告,但我意已决。伊本•阿拔斯说,既然你决意要去,就不要带妻子、儿女们。

史学家说,先知和阿里都预言过:侯赛因的血将流在卡尔巴拉。所以,侯赛因非去不可是天命使然。

侯赛因携带眷属、随从、门生共92人前往库法。

奥拜杜拉不知道侯赛因将率领多少人前来,他派了两支军队,一支军队是由胡隋尼•本•太米姆率领的几千人的大军,进驻戛迪西亚,准备接应,派混莱•本•叶齐德率一千人马沿途堵截。奥拜杜拉还不放心,派欧麦尔•本•赛尔德•本•艾比、宛戛斯率四千人马前去,以加强派去的军队,做到万无一失。这个欧麦尔是有名望的老迁士赛尔德的儿子,本来奥拜杜拉派他率领他的四千人马前去镇压莱伊地区德莱姆部族的叛乱,平息叛乱后担任该地区长官,还没有开拔,出现了侯赛因的问题,于是奥拜杜拉命令他率他召集起来的四千人马,先去解决侯赛因的问题,再去平息莱伊地区的叛乱。欧麦尔有些迟疑,这是去跟先知的外孙厮杀,奥拜杜拉看出他的心思,就威胁他,不去就不要去莱伊。因为怕失去这个官职,欧麦尔还是去了。三个将领都怕自己的手沾上侯赛因的血,希望达成一个解决办法。侯赛因提出三个方案:返回麦地那,或到国境线守卫边防,或到大马士革亲自面见叶齐德。三个将领把侯赛因的要求呈报奥拜杜拉。奥拜杜拉考虑接受。这时他的一个名叫谢姆尔的顾问说,不要接受,这会增加侯赛因的力量与尊严,削弱你的尊严,应迫使他屈辱地向你投降,不投降就战斗。于是奥拜杜拉写信下了死命令:“迫使其投降,或战斗,如果侯赛因战死了,就让战马踩他的胸部,背部。”侯赛因不肯投降,英勇战斗直至牺牲,他身中33处枪伤,34处剑伤,奥拜杜拉的军队中87人战死。这个欧麦尔按奥拜杜拉的命令,让战马踩了侯赛因的胸和背。

对这个清廉的圣门弟子赛尔德的儿子欧麦尔的愚蠢行为,《伊斯兰历史与伊斯兰文化百科全书》的主编艾哈迈德•谢里比博士感叹道:“为贪财,为追逐名利地位,不知道人类干出何等罪恶勾当。”

“卡尔巴拉惨案”中先知的外孙侯赛因被穆斯林自己杀害,震动了当时的伊斯兰世界,掀起了为侯赛因复仇的人民起义,他们不只是什叶派穆斯林,而是反抗叶齐德暴君的广大穆斯林,使同情、支持什叶派的人数大增,从而形成了一个强大的宗教政治派别,并正式旗帜鲜明地登上政治舞台,举行前赴后继的人民起义,动摇了伍麦叶王朝的统治基础,同时也遭到了伍麦叶王朝的残酷镇压和屠杀。

○2制造“哈拉惨案”

“卡尔巴拉惨案”激起了各地穆斯林的极大愤慨,尤其麦地那还健在的圣门弟子和再传弟子们的强烈义愤。此时伊本•相拜尔趁机在希贾兹宣布自己为哈里发,麦地那人把麦地那长官瓦立德和伍麦叶族人赶出麦地那。叶齐德派人去麦地那劝说他们归顺,遭拒绝,于是,叶齐德派奥拜杜拉式的铁腕将领独眼的穆斯林•本•奥格白率重兵前往麦地那,他的军队里有很多叙利亚的基督教徒,麦地那人修筑工事,准备抵抗。力量不对等如何抵抗?叶齐德命令穆斯林给麦地那人三天的期限,过三天不投降就进攻,破城之日,给军队三天的时间信马由缰。穆斯林从麦地那东面的哈拉地方攻进城内,烧杀虏掠,强奸妇女,无恶不作,神圣的先知城洗劫一空,糟踏得不像样了,几百名老圣门弟子和再传弟子惨遭杀害。因穆斯林•本•奥格白率军从哈拉地方攻入城内,所以史称此次战役为“哈拉之日”或“哈拉惨案”。

○3违反禁忌炮轰天房

穆斯林进攻麦地那时带着重病,躺在驼轿上指挥战斗,平息麦地那后,他挥师进攻麦加,因为伊本•祖拜尔躲在神圣不可侵犯的禁寺内,但在半路上他死了,由胡隋尼•本•努麦尔•赛库提担任指挥官,胡隋尼包围了天房,用弩炮和射石机轰击天房,天房起火,烧毁了黑石,其惨状如阿拉伯史书形容为“丧子的妇女撕破了胸膛”。胡隋尼正在围攻天房之际叶齐德死了,担心叙利亚发生内乱,立即撤回大马士革。叶齐德死后他的儿子穆阿威叶二世继位,穆阿威叶二世年仅23岁,体弱多病,做了三个月的哈里发就死了。他没有儿子,伍麦叶族人推举麦尔旺•本•哈克木继任哈里发。从此伍麦叶人的政权归于麦尔旺支。麦尔旺执政时,伊本•祖拜尔的势力扩展到叙利亚,同时在伊拉克出现了另一支力量——穆胡塔尔和伊卜拉欣•本•艾什台尔,麦尔旺在位不到两年就去世了,其长子阿卜杜勒•麦立克继位。伊本•祖拜尔、穆胡塔尔、阿卜杜勒•麦立克这三股势力争夺伊拉克。穆胡塔尔是个像祖拜尔一样野心勃勃的人,他假借受阿里之子穆罕默德•伊本•哈乃菲叶的委派,为侯赛因报仇,并找了一把归椅子,用丝绸包起来,说这是伊玛目阿里留下的宝物,相当于以色列人的约柜,作战时抬在队伍的前面,能打胜仗。著名英雄易卜拉欣•本•艾什台尔率他的人马与他合作,进攻奥拜杜拉,为侯赛因报仇,在摩苏尔附近,著名的扎茨尔河战役中,击败了可卜杜勒•麦立克的大将,杀害侯赛因的主犯奥拜杜拉•本•齐雅德,易卜拉欣一刀把他砍成两半,暴尸街头,把头割下来,送往麦地那。在这次战役中也斩杀了炮轰天房的元凶胡隋尼•本•努麦尔,斩杀了杀害侯赛因的凶手之一欧麦尔•本•赛尔德。随后易卜拉欣发现了穆胡塔尔借为先知的后裔报仇,争取穆斯林群众,实则与伊本•祖拜尔争夺哈里发位,于是离开了他。伊本•祖拜尔任命他弟弟穆斯阿卜为伊拉克总督,命令他率部进军伊拉克,消灭穆胡塔尔,穆胡塔尔因麦地那的穆罕默德•伊本•哈乃菲叶宣布与他无干系,骁勇善战的大将易卜拉欣•本•艾什台尔离开了他,在众叛亲离的情况下,穆斯阿卜又率军前来,穆胡塔尔战败被杀,现在剩下伊本•祖拜尔与阿卜杜勒•麦立克两个哈里发角逐伊拉克。

阿卜杜勒•麦立克像穆阿威叶一样,精明,强悍,善用政治手腕,他亲自率领大军进军伊拉克,他的将领中有哈贾吉。到伊拉克后他收用了穆胡塔尔的悍将易布拉欣•本•艾叶台尔,并用金钱、地位收买了穆斯阿卜的大将穆罕莱卜•本•艾比•素富莱。穆斯阿卜战败被杀,阿卜杜勒•麦立克收复了伊拉克,伊本•祖拜尔的地盘只剩下希贾兹。阿卜杜勒•麦立克派哈贾吉率大军进攻希贾兹,伊本•祖拜尔节节败退,最后第二次躲进禁地麦加,《古兰经》规定天房禁地不许厮杀。但哈贾吉重兵包围了麦加,用射石机、弩炮轰击了天房,这是伍麦叶王朝第二次亵渎天房。哈贾吉断水断粮。伊本•祖拜尔储备有粮食,椰枣,但他只定量供给战士,不救济饥饿的百姓,于是麦加居民,连同他的两个儿子哈姆宰、哈比卜都离弃了他。伊本•祖拜尔欲投降,但他的母亲艾斯玛鼓励他:“宁可牺牲,不能投降。”伊本•祖拜尔说:“母亲啊!我怕他们把我暴尸街头。”母亲说:“孩子啊!羊被宰以后不知疼痛了。”

伊本•祖拜尔战死后,被哈贾吉暴尸街头。哈贾吉因消灭了阿卜杜勒•麦立克的劲敌、自称哈里发达七年之久的伊本•祖拜尔,立下了汗马功劳,遂任命哈贾吉为整个希贾兹的总督。

伍麦叶王朝不只镇压、迫害、屠杀什叶派穆斯林,也镇压、屠杀包括逊尼派在内的反抗他们政权的所有穆斯林,尽管他们打着逊尼派(正统派)的旗号。伊本•祖拜尔也打着逊尼派的旗号,敌视、迫害什叶派和穆圣的后裔,同时也镇压迫害反对他的逊尼派穆斯林,包括他的亲属,譬如他弟弟阿慕尔•本•祖拜尔反对他,投靠了叶齐德派到麦地那的长官瓦立德•本•奥太白,后者派阿慕尔率一支军队攻打躲在麦加的伊本•祖拜尔,阿慕尔战败被俘,被伊本•祖拜尔鞭打致死。你死我活的斗争都是围绕着政权。

伊本•祖拜尔是阿伊莎的外甥,从小由阿伊莎抚养,在先知的家里长大,阿伊莎十分喜爱他。长大后骁勇善战,曾随父亲祖拜尔参加了征服埃及、非洲的战役,后又参加了征服波斯的战争,因此,骄傲自大,目中无人。他父亲祖拜尔是先知和阿里的表兄弟,原来支持阿里,后来祖拜尔疏远了阿里。阿里说:“祖拜尔原来是我们先知亲属的一员,后来他的品质不好的儿子挑拨了我们之间的关系。”

奥斯曼被杀后,伊本•祖拜尔声称奥斯曼指定他为继承人,与阿里竞争哈里发位。阿里被公选为哈里发后,他煽动他父亲祖拜尔、姨姆阿伊莎,泰勒哈反对阿里,发动了骆驼战役,在交战中被艾什台尔俘获,因阿伊莎求情,阿里释放了他。叶齐德继位时,伊本•祖拜尔和麦地那的领袖人物们一起进行抵制,他鼓励侯赛因去伊拉克,以便他当希贾兹反对派的领袖。叶齐德死后,他宣布自己为希贾兹的哈里发。在执政期间,他迫害哈希姆族人,把他们围困在米那山谷,其中有穆罕默德•伊本•哈乃菲叶、伊本•阿拔斯等人,逮捕了穆罕默德•伊本•哈乃菲叶的儿子哈桑。并关进监狱准备杀害,但哈桑逃出。伊本•阿拔斯被流放到塔伊夫,伊本•哈乃菲叶被逐出麦加。

(3)哈贾吉残酷镇压各派穆斯林

哈贾吉原来是塔伊夫的一个青年教师,后来投笔从戎,参加了伍麦叶王朝的军队,捍卫摇摇欲坠的伍麦叶人的宝座,他十分忠于这个王朝,为了保卫这个王朝和他的主子,他无情地镇压不忠顺的平民,他平定希贾兹后,伊拉克又酝酿着反抗伍麦叶王朝的人民起义,阿卜杜勒•麦立克召见他,任命他为伊拉克总督,去对付心怀不满,好动乱的伊拉克人。

据传,哈贾吉去伊拉克赴任时,化装成一个普通的阿拉伯人,脸上蒙着缠头巾,率领十几个随从,一说一百多,身藏利剑,在聚礼日突然出现在库法大清真寺里,登上讲台,用一句古诗作为他演讲的开头:“我的祖先曾拔开云雾而登高,揭开头巾你们就认识我的真面目。”

他接着说:“库法的人民啊!我确信我看见许多头颅已经成熟,可以收割了,我就是收割者。我仿佛看到缠头巾与下颔之间热血在流淌。”

人们一听,就用地上小石子击打他,这时他的身藏利剑的卫队开始收割头颅,热血从清真寺内流淌到库法街头。

据《泰伯里史》,希提的《阿拉伯通史》载,哈贾吉随后在镇压伊本•艾什阿斯的起义、什叶派、哈瓦利吉派的起义所杀的人和屠杀的战俘总共多达12万人。

史家说,怪哉!伊拉克人,哈贾吉只带几十人,或上百人,就能在库法征兵二万多,在巴士拉征兵二万多,组成军队,然后用伊拉克人打伊拉克人。哈贾吉在讲台上出现时,或用利剑杀人时,为什么不群起而攻之,消灭哈贾吉。据传,当时在清真寺里做礼拜的不止上万人,或提前起义,不致让哈贾吉任意屠杀那么多人。

原来哈贾吉了解伊拉克人的特性,在和平时期,他们喜欢骚动,一旦暴君高压,或无情镇压时,他们缩回、屈从。在他们请侯赛因前往伊拉克时就是这样,因此,伊本•阿拔斯劝侯赛因不要去伊拉克。哈贾吉突然出现,是给伊拉克人一个下马威,先把他们镇住,再把他们的领袖人物杀掉。据传,在清真寺里杀掉了许多伊拉克的上层人物,然后再慢慢收拾他们。

伊拉克总督管辖整个波斯、呼罗珊等东部地区,哈贾吉平定伊拉克后,派两员大将古太白•本•穆斯林和穆罕默德•伊本•戛希姆征服了中亚,然后二将继续东进,古太白向东北到达中国边境卡什格尔,伊本•戛希姆向东南,征服兴德—印度北部。中国史籍有所记载。

7.欧麦尔•本•阿卜杜勒•阿齐兹实行仁政

欧麦尔•本•阿卜杜勒•阿齐兹是伍麦叶王朝第八位哈里发(717-720在位),是伍麦叶王朝唯一虔诚、廉洁的哈里发。他是哈里发阿卜杜勒•麦立克的侄子,他父亲阿卜杜勒•阿齐兹是王朝派驻埃及的总督,是伍麦叶王室中少有的,比较虔诚、廉洁的地方长官,有宗教学识。欧麦尔的母亲是第二位正统哈里发欧麦尔的孙女。他的外祖母是个虔诚、善良的典型穆斯林妇女。在这样的家庭环境里,欧麦尔受到良好的宗教教育,自幼学习《古兰经》和教法。少年时期的欧麦尔已经能背诵全部《古兰经》。在这个时期,他听到民间有关阿里的故事传说。一天他问父亲:“我们为什么诅咒阿里?”父亲答:“孩子啊!为了我们的生存和政权,假若讲台下的民众像我一样知道了阿里的功德,他们会起来推翻我们。”

父亲送欧麦尔去麦地那的学校深造,那里有他的外祖母和舅舅们,从他们口里常听到哈里发欧麦尔公正廉洁、简朴生活的故事。在学校里他听到一位老师讲到先知关于阿里的圣训及阿里的英雄事迹。

欧麦尔人品出众,并受到良好的教育,因此得到哈里发阿卜杜勒•麦立克的赏识,将其女儿许配给他,欧麦尔成了哈里发的女婿又是侄子。

阿卜杜勒•麦立克生前安排好了他的继任人,是他的长子瓦立德,接着是次子苏莱曼,并在王室中举行了宣誓效忠仪式。

阿卜杜勒•麦立克驾崩,瓦立德继位,任命欧麦尔为麦地那长官,时年仅24岁,其间崭露出政治才华,他实行仁政,减轻赋税,他反对伊拉克总督哈贾吉残酷镇压反对派和对人民实行横征暴敛的税收政策。但是瓦立德偏向哈贾吉。

瓦立德计划废其弟苏莱曼的王储地位,而改变其子,征求各地方长官的意见,伊拉克总督哈贾吉,呼罗珊总督古太白•本•穆斯林,兴德(印度北部)总督穆罕默德•本•戛西木等同意,唯有麦地那长官欧麦尔反对,他对瓦立德直言不讳地说:“我们为你和你的兄弟苏莱曼同时举行了宣誓效忠仪式,要立全立,要废全废,不可分开。”由于欧麦尔的坚决反对,瓦立德改立其子的目的未能实现,因此瓦立德特别痛恨欧麦尔,加上他偏向哈贾吉,于同年解除了他的麦地那长官的职位。715年瓦立德逝世,苏莱曼继位,欧麦尔被任命为大臣,苏莱曼生前立他的长子艾尤卜为王储,但是艾尤卜先去世了。苏莱曼想立小儿子为王储,但他还年小,苏莱曼临终前和大臣拉贾仪商量,二人意见一致,由欧麦尔继位,但没有征求欧麦尔的意见就写下了“遗诏”。苏莱曼有个小儿子,还有两个亲兄弟叶齐德和希沙木,为什么立堂兄弟欧麦尔呢?一是他的才华,人品,二是在瓦立德废苏莱曼,改立儿子时欧麦尔坚决抵制了瓦立德,支持了苏莱曼。而支持瓦立德的地方长官都受到苏莱曼惩罚。

苏莱曼驾崩后,大臣拉贾仪向王室成员和民众宣读了“遗诏”,欧麦尔拒绝接受,并登上讲台向大众说:“凭真主发誓,这件事本来不属于我,我也绝没有公开或秘密地提出过要求……你们自己选你们喜欢的人吧!……”众人高呼:“我们已经选举了你!”于是涌向前去向欧麦尔宣誓效忠。

欧麦尔担任哈里发后实行仁政,对伍麦叶王朝的政治体制、社会精神面貌、财政制度、税制、农业等进行了全面的改革,改变了王朝中央和地方各级政府的工作以征税为中心的局面,废除了王室和各地区总督的特权,自己过着极其检仆的生活。他广施仁政,减轻人民的赋税,他写信给各地“被保护的人民”,劝导他们归信伊斯兰教,免缴人丁税和土地税,废除了“哈贾吉税制法”。他废除了自伍麦叶王朝建立后一直实行的主麻日演讲词中诅咒阿里的规定,对什叶派和哈瓦利吉派实行宽容、安抚的政策,不采取武力镇压,倡导各教派穆斯林之间友好相处。在他执政不到三年的时间里,“被保护的人民”纷纷归信伊斯兰教,社会稳定,农业、商业空前发展,从而伊斯兰教也得到发展。他重视教育,创办学校,注重学术研究,特别重视圣训的辑录、编纂工作。

欧麦尔不幸早逝,年仅39岁,执政只有两年半时间,怀疑被下毒身亡,更蹊跷的是他逝世前不久,他的儿子、兄弟,他亲密的几个助手,和他身边唯一的一名侍从相续去世。什叶派的史籍肯定他被伍麦叶族中的强硬派暗杀,因为他虽然造福于人民与伊斯兰社会,但触犯了伍麦叶贵族的特权和利益。欧麦尔逝世后,叶齐德二世继位,他恢复了伍麦叶王朝贵族的政治体制,恢复了“哈贾吉税制法”,叶齐德自己恢复了奢侈、淫荡的生活。

在叶齐德•本•阿卜杜勒•麦立克时代,爆发了叶齐德•本•穆罕莱卜的起义,叶齐德•本•穆罕莱卜是穆罕莱卜•本•艾比•素富莱之子,他继承父亲穆罕莱卜的职位担任了呼罗珊长官,受伊拉克总督哈贾吉管辖,他与哈贾吉之间发生了矛盾,哈贾吉把他和他的全家关进监狱,后来逃脱到伊拉克发动了起义,叶齐德派他弟弟麦斯莱迈•本•阿卜杜勒•麦立克率军镇压,伊本•穆罕莱卜战死。穆罕莱卜家族的妇女、儿童当作奴隶卖掉。

希沙木•本•阿卜杜勒•麦立克在位时代杀害了伊玛目侯赛因的孙子栽德•本•阿里。栽德•本•阿里定居库法,他品学兼优,精通教义、教法,口才出众,在伊拉克享有声望,希沙木担心伊拉克人追随他,把他监禁起来,五个月后释放。库法长官优素福•本•欧麦尔怕伊拉克人团结在他的周围形成威胁,于是把栽德逐出库法。栽德到麦地那定居,潜心从事圣训学与教法学的研究与著述。但是伊拉克人一再邀请他去库法,说他们有10万人拥戴他为伊玛目。《泰伯里史》、《叶尔古比史》等载,伊拉克人说了他们曾经对他的爷爷侯赛因说过的话,有多少许诺,多少保证……。栽德到了库法,于伊历123年,公元740年,在库法举行了反抗伍麦叶王朝的起义,希沙木命令库法长官优素福进行镇压,但优素福兵力不足,于是采取用金钱,地位收买栽德支持者的政治手腕,取得了效果,栽德发现他的队伍里人员不断减少,而优素福的军队人数不断增多,最后,在他周围剩下不多的人孤军奋战,像当年他爷爷侯赛因一样,直至牺牲,他的忠实支持者秘密埋葬了他,但是有人泄露给优素福,优素福命令挖出尸体,暴尸街头后焚烧。

栽德的追者把他尊奉为第五位伊玛目,遂形成栽德派。

栽德之子叶海雅在混战中逃脱,化装前往呼罗珊,优素福报告希沙木,希沙木命令呼罗珊总督奈斯尔•本•散亚尔逮捕叶海雅,奈斯尔逮捕了叶海雅,关进监狱,但是叶海雅逃出监狱,躲藏到内沙布尔,在那里他得到了120个人的支持,奈斯尔命令内沙布尔长官欧麦尔•本•泽拉莱率军镇压,但是叶海雅奇迹般地击败了欧麦尔的军队,欧麦尔战死。叶海雅的势力迅速发展,威胁到伍麦叶人的宝座,此时希沙木的侄子瓦立德•本•叶齐德继位,他命令奈斯尔亲率重兵围剿。经过多次激战,最后木鹿一战,叶海雅战败被杀,他像他父亲一样,被暴尸街头后焚烧。

叶海雅的一批追随者战败后逃出呼罗珊,跋山涉水万里行,迁徙到中国西部边境地区定居,这是什叶派进入中国的途径之一。

8.阿拔斯人与阿里派合作推翻伍麦叶王朝

先知的叔父艾布•塔利布的后裔和先知的叔父阿拔斯的后裔联合,以还权给哈希姆族的名义反抗伍麦叶族人的统治,直到伊历二世纪初开始出现了“阿里派人”和“阿拔斯人”两个名称。阿拔斯人是逊尼派,阿里派人是什叶派。阿里派在穆斯林民众中享有威望,因为他们是先知的后裔,在反抗伍麦叶王朝的斗争中首当其冲,做出了重大牺牲。阿拔斯人富有政治智慧,现在这两支力量合作推翻伍麦叶王朝的统治。

伊本•阿拔斯只有一个儿子,生于伊玛目阿里执政时期,伊本•阿拔斯把儿子抱到哈里发阿里那里,请他给孩子起个名字,阿里赐给他自己的名字,并对伊本•阿拔斯说:“他是诸君王之父。”

(1) 哈米麦阿拔斯人的秘密指挥中心

阿里长大后,淡泊尘世,不关心政治,专心潜修,像个修士。他对当朝的伍麦叶哈里发们亲善友好。由于他的出身,哈里发们也尊重他。瓦立德•本•阿卜杜勒•麦立克执政的时代,赐给阿里一块大马士革附近的封地,叫“哈米麦”,阿里携眷从麦地那迁移到“哈米麦”。王朝拥有大批秘密警察,重点监视边远地区。大马士革是王朝的心脏,阿里又是个不关心政治的修士,无任何提防。但是阿里之子穆罕默德是个精明强干,有政治抱负的人。他要利用这个安全的地方计划推翻伍麦叶王朝的政治活动。他总结了阿里派多次起义失败的教训,他认为阿里派失败的原因是:

○1 阿里派往往推举一个伊玛目做领袖领导起义,一旦伊玛目牺牲,无人代替,起义队伍失去领袖,就风流云散。

○2起义前没有广泛宣传,动员人民群众。

○3起义前没有制定计划,没有选择有利的时机,往往突然发动起义。

(2)穆罕默德•本•阿里的行动纲领:

穆罕默德总结阿里派多次起义失败的教训,并提出了自己的纲领,制订了计划:

○1 宣传口号是推翻暴虐的伍麦叶篡权者,还权给哈希姆族和先知的后裔。

○2 在舆论上,组织上做好充分的准备之前不采取行动。

○3 把“哈米麦”作为组织、策划、指挥中心,培养领导骨干、宣传员,秘密派往各地。把库法作为宣传、联络的中心,传达指示、命令的中传站。把遥远的呼罗珊作为行动的中心。

然后穆罕默德实施他的计划,开始秘密活动,秘密活动从伊历100年(公元718年)开始至伊历127年(公元744年)。735年阿里病亡,这对运动没有影响,因为他没有参与计划与活动,穆罕默德继续坚持他的计划,伍麦叶执政当局毫无察觉。742年穆罕默德病亡,临终前他让他的儿子易卜拉欣•伊玛目继承他的事业,易卜拉欣继续进行秘密活动,运动在发展。此时麦尔旺•本•穆罕默德继位,他感觉到各地形势不妙,呼罗珊在震荡,他设法了解谁在幕后策划一种行动,但毫无结果,等到他了解事情的真相时,为时已晚。744年巡视道路的警察发现了一个来自呼罗珊的信使,携带一封艾布•穆斯林写给易卜拉欣•伊玛目的信,警察把信使带到麦尔旺那里,麦尔旺发现信中写的是艾布•穆斯林汇报。他在呼罗珊的活动情况和请示下一步的行动指示,麦尔旺对信使说,你不要怕,我给你比你的主人更多的钱,你把信交给易卜拉欣,并要上他的回信交给我。麦尔旺想得到更多的证据。信使照办了。易卜拉欣•伊玛目被逮捕关进监狱,他知道自己的结果,于是指定他的兄弟艾布•阿拔斯继承他的使命。不久易卜拉欣死于监狱。易卜拉欣被逮捕后,运动被迫转入公开,呼罗珊的艾布•穆斯林举行起义,节节胜利,“哈米麦”的阿拔斯人——阿里的四个儿子萨利哈、大五德、苏莱曼、穆罕默德(已去世)的三个儿子艾布•阿拔斯、曼苏尔、穆萨(易卜拉欣•伊玛目已逮捕)及他们的眷属秘密向库法转移。

(3)艾布•赛莱麦欲还权给先知的后裔未遂

原来库法中心的领导人是一位名叫伯克尔•本•马罕的老人,他富足,且足智多谋,在库法有名望,他同情先知的后裔,用他的地位和钱财保护、支持先知的后裔。伯克尔的女婿艾布•赛莱麦也是个有学识、有见识、富有而慷慨好施的人,他也同情、支持先知的后裔。伯克尔临终前给伊卜拉欣•伊玛目写信,推荐艾布•赛莱麦接替他做库法中心的领导人。艾布•赛莱麦经常秘密往返于呼罗珊,库法之间与艾布•穆斯林联系,研究推进呼罗珊的运动,为推翻伍麦叶王朝的组织、宣传做出了贡献,因此,他获得了“穆罕默德后裔大臣”的荣号。艾布•穆斯林给他写信时如此称呼他,他给艾布•穆斯林写信时称他为“穆罕默德后裔的艾米尔”。

在秘密宣传阶段,口号是“还权给先知的后裔”,但是谁也没有明确,成功之后的哈里发由谁来担任,阿里派人还是阿拔斯人?为了证明运动是为先知的后裔,艾布•穆斯林高举的是先知曾经高举过的黑色的军旗,现在运动即将胜利了,艾布•穆斯林战胜了呼罗珊总督奈斯尔•本•散亚尔,成为呼罗珊的长官,他派他的大将盖哈图拜•本•谢比比率大军进军伊拉克,他一路胜利,迫使伍麦叶王朝名将,伊拉克总督叶齐德•本•胡拜莱退守省会瓦西拖。呼罗珊军驻守在库法郊外,从“哈米麦”转移来的阿拔斯人被艾布•赛莱麦安排在库法城,封锁消息。盖哈图拜问艾布•赛莱麦,伊玛目(哈里发)由谁担任?艾布•赛莱麦说,不要急,现在还不是时候,瓦西拖尚未攻克。艾布•穆斯林和他的呼罗珊军绝大多数是什叶派,运动的口号是“还权给先知的后裔”。他们想伊玛目肯定是先知后裔中的一位领袖。艾布•赛莱麦也这么想,所以艾布•赛莱麦封锁阿拔斯人到达库法的消息的同时想选择先知后裔中一位德高望重的人为哈里发,于是他写了三封密信,对他的一个亲信说,你拿这三封信去找伊玛目贾法尔•萨迪格,如果他同意了,你毁掉另外两封信,如果他不同意你去找阿卜杜拉•本•哈桑•本•哈桑•本•阿里,如果他不同意,你再去找欧麦尔•艾什莱夫•本•栽因阿比丁。使者先去见贾法尔•萨迪格,把信交给了他,贾法尔说,艾布•赛莱麦和我有何关系,他是别人的“什叶”,使者说,你看看信再说,贾法尔对他的侍从说,你把灯拿过来,然后把信付之一炬,使者说,你不回答吗?贾法尔说,这就是回答。使者去找阿卜杜拉,阿卜杜拉读了信,并吻了它,然后立即持信去找贾法尔,说这封信是艾布•赛莱麦给我的,请我做哈里发,是经过我们在呼罗珊的我们的“什叶”送来的,贾法尔说,呼罗珊人什么时候成了你的“什叶”?艾布•穆斯林是你派到他们那里去的吗?原来“哈米麦”的穆罕默德通过库法中心联系艾布•穆斯林。贾法尔说,我也收到了同样的信,你不要上当,这个国家是属于那伙人的,阿卜杜拉没有回答,欧麦尔也没有回答。

(4) 艾布•阿拔斯就任阿拔斯王朝第一任哈里发

其间驻库法郊外的呼罗珊军的一个将领进入库法城,从一个原来当过易卜拉欣•伊玛目侍从的人那里获悉,易卜拉欣临终前指定他的兄弟艾布•阿拔斯为他的继承人,于是这位将领率一批军人到艾布•阿拔斯的住处,向他宣誓效忠。艾布•赛莱麦闻悉大惊,于是也率他的支持者一同到艾布•阿拔斯的住处,向艾布•阿拔斯宣誓效忠,并表示歉意。艾布•阿拔斯表面上说,我们原谅你,你对我们的国家有功劳,实际上心存忌恨,但他还需要艾布•赛莱麦的支持。第二天,他到库法清真寺演讲,并接受人民大众的宣誓效忠,然后把他的亲属,亲信安排到各个战场的军队里,分派到各省担任长官,然后计划收拾艾布•赛莱麦。他的叔父大五德•本•阿里说,你杀艾布•赛莱麦,你当心艾布•穆斯林。艾布•阿拔斯写信给艾布•穆斯林,告诉他艾布•赛莱麦企图把国家交给别人,撇开你们,我把他的事情交给你处理了,暗示让艾布•穆斯林除掉艾布•赛莱麦。艾布•穆斯林领会艾布•阿拔斯的意思,于是派人去库法暗杀了艾布•赛莱麦。

艾布•阿拔斯巩固自己的地位后,命令他叔父阿卜杜拉•本•阿里统帅大军追歼伍麦叶王朝最后一个哈里发麦尔旺•本•穆罕默德。麦尔旺还有12万大军,退到底格里斯河支流大扎卜河左岸,准备与阿拔斯军决战,但伍麦叶军士气低落,阿拔斯军斗志高昂,经过激战,伍麦叶军惨败,阿拔斯军趁胜追击,叙利亚的大门敞开,阿拔斯军长驱直入,阿卜杜拉留驻叙利亚,派他弟弟萨利哈•本•阿里率一支军队追击麦尔旺,最后于750年8月5日在埃及布绥尔镇的一所基督教教堂捕杀了麦尔旺及其随从、眷属,把麦尔旺的头颅送呈艾布•阿拔斯。艾布•阿拔斯看见麦尔旺的头,向真主叩头,然后抬起头来说,“赞颂真主,你援助了我们,你使我们战胜了敌人,取得了胜利……。”麦尔旺之死标志伍麦叶王朝的倾覆。

至此,伍麦叶王朝的军队只剩下由伊拉克总督伊本•胡拜莱统帅的一支军队,他是伍麦叶王朝的名将,号称“阿拉伯英雄”,他在呼罗珊军的进攻下,撤退到易守难攻的瓦西拖,由于久攻不下,曼苏尔与伊本•胡拜莱签订了“和约”,曼苏尔给伊本•胡拜莱写了保证他和部下安全的“信约”,伊本•胡拜莱投降,撤出瓦西拖。不久曼苏尔根据哈里发艾布•阿拔斯的命令,违约杀害了伊本•胡拜莱及其眷属和随从。

(5) 艾布•阿拔斯获“散法哈”(屠夫)绰号的由来

艾布•阿拔斯在库法大清真寺内的就职演讲中谈到了先知家族的尊贵,他们最有资格担任哈里发,谴责了伍麦叶族人的暴虐,残杀先知的后裔,赞扬了伊拉克人民(他们中绝大多数是什叶派)坚持不懈地斗争,今天你们等到了我们的时代,你们喜爱我们的国家,你们最应受到我们的尊敬,我给你们每人增加年金一百迪尔汗,最后艾布•阿拔斯用一句话结束他的演讲:“我是慷慨的散法哈,也是无情的复仇者。”

“散法哈”一词是双关语,有慷慨好施的意思,一部分史学家认为,暗示艾布•阿拔斯将慷慨好施人民,也有屠夫的意思,他使用这个词是个凶兆,他将无情地屠杀伍麦叶族人和反对派。随后他对伍麦叶族人斩尽杀绝的做法证明了这一点,一天他设宴,邀请伍麦叶族王室成员、眷属、高官等80多人,在宴饮期间,他们都被砍倒,然后把皮垫子盖在他们的尸体上,艾布•阿拔斯和他的亲信、卫士们继续饮食。只有一个年轻的王室成员逃脱,他就是伍麦叶王朝第10任哈里发希沙木的孙子,阿卜杜•拉哈曼,他千辛万苦到达安达卢西亚(西班牙)建立了后伍麦叶王朝。

从此,“散法哈”成了艾布•阿拔斯的绰号,以屠夫而驰名。

看来阿拔斯人的残酷无情继承了伍麦叶人的衣钵,不只是“散法哈”一个人,他的继任者曼苏尔和亲王、总督们都如此,阿卜杜拉•本•阿里派他弟弟萨利哈•本•阿里追击麦尔旺至埃及捕杀他及其眷属时,麦尔旺的一个小女儿祈求萨利哈:叔叔啊!饶了我们吧!我们是你的女儿,你的侄女。萨利哈回答:不能留下你们中的一个男人,一个女人,难道你的父亲没有杀我的兄弟易卜拉欣•本•穆罕默德吗?难道希沙木没有杀侯赛因的孙子栽德吗?还在希拉杀害了栽德的妻子。难道瓦立德没有杀叶哈雅•本•栽德吗?难道奥拜杜拉•本•齐雅德没有杀穆斯林•本•阿盖伊勒吗?难道叶齐德•本•穆阿威叶没有借欧麦尔•本•赛尔德的手杀害先知的外孙侯赛因吗?难道他们没有当着侯赛因的面杀害他的眷属吗?

9.“社稷成功臣亡”

艾布•阿拔斯•散法哈任期为四年零九个月,死于他的新都安巴尔,他临终前指定他弟弟艾布•贾法尔•曼苏尔为继任人,他之后是他的侄子伊萨•本•穆萨。伊萨主持了为新任哈里发曼苏尔举行的宣誓效忠仪式,并把哈里发艾布•阿拔斯逝世和为新的哈里发举行宣誓效忠仪式的事写信给去麦加朝觐的曼苏尔和叙利亚总督阿卜杜拉。当时艾布•穆斯林随曼苏尔朝觐,曼苏尔看完信后表现出不安的神色,艾布•穆斯林问:你成了哈里发,应该高兴才是,为什么发愁?曼苏尔说,我担心我叔叔阿卜杜拉反对。艾布•穆斯林说,你放心,由我对付阿卜杜拉,他的军队主要是呼罗珊人,他们听我的话。

阿卜杜拉收到伊萨的信后,立即命令宣礼,召集民众和军队举行集体礼拜,然后宣读了伊萨的信,并说,当初哈里发派军队追击麦尔旺时,对他的兄弟们说,谁去追缉麦尔旺,消灭麦尔旺谁就是王储,当时除了我没有人敢去,因为当时麦尔旺还有12万军队。几个将领作了证。于是他的军队和民众向他宣誓效忠。曼苏尔到安巴尔后,派艾布•穆斯林率军进军叙利亚。

阿卜杜拉的军队和将领多半是呼罗珊人,他担心内部有变,就杀了许多呼罗珊籍将领,其他呼罗珊战士和将领产生了恐惧心理,于是许多呼罗珊军人投奔到艾布•穆斯林的军队。两军之间激烈的战争持续了五个月,最后艾布•穆斯林在奈绥宾(今土耳其的纳西宾)战役中,击败了阿卜杜拉。阿卜杜拉逃到巴士拉他兄弟苏莱曼•本•阿里处避难,苏莱曼向曼苏尔求情,保证阿卜杜拉的安全。曼苏尔同意条件是把阿卜杜拉带到安巴尔。苏莱曼和阿卜杜拉一起去见曼苏尔,曼苏尔先让苏莱曼进去。安排好把阿卜杜拉在宫内软禁。

曼苏尔计划立自己的儿子麦海迪为太子,但“散法哈”生前安排的是曼苏尔,接着是他侄子伊萨。现在立自己的儿子有两个障碍——阿卜杜拉和伊萨,于是他策划了一个一箭双雕的阴谋:曼苏尔立儿子麦海迪为太子,然后,准备前往麦加朝觐,行前他把阿卜拉交给了伊萨,并秘密命令他设法杀掉阿卜杜拉,说事办完之后,先由麦海迪继位,接着是他。伊萨把这事告诉了他的亲信秘书。秘书说,他要你杀了阿卜杜拉,然后他会借此事再杀你,你不要杀阿卜杜拉,而把他藏起来。曼苏尔在朝觐的路上给伊萨写信询问是否执行了他的密令,伊萨回信说,已经执行了。曼苏尔放心了。

曼苏尔回来后暗示他的叔伯们为阿卜杜拉求情,叔伯们为他们的亲兄弟求了情,曼苏尔答应了,然后他当着叔伯们的面对伊萨说,我把你的叔叔、我的叔叔去朝觐前交给了你,让他在你的家安居,现在叔伯们为阿卜杜拉求情,我原谅了他,你把他请来。伊萨说,“信士们的长官啊!你不是命令我杀掉阿卜杜拉吗?”曼苏尔说:“胡说,我没有命令杀他,我只是命令你把他拘禁起来。”然后曼苏尔对他的叔伯们说:“这个孽种已经承认他杀了你们的兄弟。”叔伯们说,你把他交给我们处置,于是把伊萨带出去,有人想杀伊萨,伊萨说,我有话对信士们的长官说。于是把他带回去见曼苏尔,伊萨说:“你要我杀掉阿卜杜拉的目的是你要杀我,你我的叔叔还活着哩!”曼苏尔说把他带来,于是伊萨把阿卜杜拉叫来见曼苏尔。

曼苏尔又把阿卜杜拉交给他的亲信艾比•艾兹哈尔拘禁,不久又命令设法除掉他。艾比•艾兹哈尔进入阿卜杜拉的卧室,把他掐死,再掐死一个婢女,安排她和阿卜杜拉睡在一起,然后叫法官来,法官看见这种情景,就判决为奸淫罪,应处以石击刑。

据另一传述,经过七年的禁闭之后,曼苏尔为他的叔叔阿卜杜拉在一块盐碱地上修建了一座别墅,他被隆重地迎入新居,随后放水淹了别墅的基地,新居倒塌,阿卜杜拉压死在废墟里。

除掉开国功臣阿卜杜拉之后,轮到了艾布•穆斯林。

艾布•穆斯林是呼罗珊人,关于他的出身传述不一,比较多的传述说他是早期阿拔巴斯人策划反伍麦叶王朝的库法中心领导人伯克尔•本•马汗的释奴,艾布•穆斯林从伯克尔那里接受了什叶派教义,他聪明过人,有政治远见,有军事才能,有勇有谋,他立志要推翻篡权而暴虐的伍麦叶王朝,因此,他拥护“还权给先知后裔”的号召,积极参加这一运动。“哈米麦”指挥中心的领导人穆罕默德•本•阿里认识到伊拉克、呼罗珊是什叶派的故乡,从这里开始运动最有利。艾布•穆斯林与穆罕默德保持着联系。后来又跟易卜拉欣•伊玛目保持着联系。易卜拉欣指示他去呼罗珊进行宣传与组织活动。艾布•穆斯林在呼罗珊的工作开展得很顺利,他组织了一支强大的军队,击败了呼罗珊总督奈斯尔•本散亚尔,接着他派军占领伊拉克。阿卜杜拉率呼罗珊军打败了伍麦叶王朝最后一个哈里发麦尔旺。阿拔斯人的江山是靠呼罗珊军打下来的。艾布•穆斯林忠于“哈米麦”中心的领导人,他向艾布•阿拔斯宣誓了效忠,当时他没有认识到阿拔斯人的真面目,但是艾布•穆斯林的势力和影响也不断扩大,当时的伊斯兰世界无人不知艾布•穆斯林的名字,也名扬海外各国,乃至中国,中国史籍把他的名字译成“并波悉林”,因为艾布•穆斯林应石国(塔什干)王子的请求,于751年派他的部将齐雅德•本•萨利哈率一支军队,在中亚恒罗斯大败唐朝安西四镇节度使高仙芝率领的唐军,两万人被俘,因此中国史籍有所记载。早在“散法哈”执政时期,曼苏尔鼓动他哥哥除掉艾布•穆斯林,以绝后患。但是散法哈犹豫不定,或许怕他力量太大,或许难得机会。

曼苏尔借艾布•穆斯林的力量打败阿卜杜拉之后,感到艾布•穆斯林是他最大的威胁,他猜忌艾布•穆斯林回到呼罗珊后形成割据势力,所以,他绝不让艾布•穆斯林回到呼罗珊。打败卜杜拉后,艾布•穆斯林还在叙利亚的时候,曼苏尔给他写信,任命他为叙利亚、埃及总督,说你驻守叙利亚、埃及地区由你派你喜欢的人做代理,叙利亚离我近,我去看你方便,但是艾布•穆斯林执意要回呼罗珊,这样互相的猜疑加剧。曼苏尔采取一系列手段阻止他回呼罗珊,他给艾布•穆斯林在呼罗珊的代理艾布•大五德写信,让他给艾布•穆斯林写信,劝阻他回呼罗珊,如果你让艾布•穆斯林不回呼罗珊,你就是呼罗珊总督,艾布•大五德被这个高位所诱惑,他给艾布•穆斯林写信,劝他服从哈里发,服从先知的亲属,没有哈里发同意不要回呼罗珊。艾布•穆斯林想试探曼苏尔和阿拔斯人对他的真实态度,派他的亲信艾布•伊斯哈格去见曼苏尔。之前曼苏尔请他的叔叔们写信给艾布•穆斯林,用好言相劝艾布•穆斯林不要回呼罗珊。艾布•伊斯哈格去晋见曼苏尔时,曼苏尔和他周围的阿拔斯人都对他十分友好,热情接待,好言相劝,说服他的主人不要返回呼罗珊,只要艾布•穆斯林不回呼罗珊,你将是呼罗珊总督,艾布•伊斯哈格被收买,回去后他欺骗他的主人说,信士们的长官和阿拔斯人都很敬重你,把你看成他们自己的人,你去信士们的长官那里对过去的事表示歉意,双方消除误解,就没有事了,有什么要求当面商量。

艾布•穆斯林无路可走,只好半信半疑,去见曼苏尔。当艾布•穆斯林快到安巴尔时,曼苏尔安排好了杀艾布•穆斯林的部署。这位英雄没有死于战场,而死于主人的阴谋诡计。

10.阿拔斯人反目成仇镇压、迫害先知的后裔和什叶派

精于政治,善于玩弄阴谋诡计的阿拔斯人,起义前联合什叶派,把什叶派的故乡伊拉克和呼罗珊作为宣传、行动的中心并策略地提出“还权给先知的后裔”的模糊口号,迷惑了不少人,同时哈希姆族人(阿里派和阿拔斯人)其中有艾布•阿拔斯•散法哈、曼苏尔等人,向侯赛因的孙子,阿里的曾孙穆罕默德•本•阿卜杜拉宣誓效忠,以团结什叶派和广大穆斯林,甚至一批哈瓦利吉派人也参加了运动,一些信奉什叶派教义的杰出人物,如艾布•赛莱麦、艾布•穆斯林等参加了运动,并成为运动的组织者、宣传者和领导者。他们为推翻伍麦叶王朝和建立阿拔斯王朝建立了功勋,但是阿拔斯人篡夺了政权,他们继承了伍麦叶人的反动衣钵,排除异已,消灭功臣,镇压什叶派和反对派。他们把什叶派看成最危险的反对派。

希提的《阿拉伯通史》说:“阿拔斯人和阿里派之间的联盟原来是全靠对强大敌人的同仇敌忾来维系的。敌人一倒,这种联盟就不存在了。天真的阿里派认为,阿拔斯人是为他们的利益而作战的,但是不久之后,他们的幻想就破灭了。”(336页)

(1) 阿里派的起义

阿巴斯王朝开国元勋什叶派穆斯林艾布•穆斯林被虐杀后,呼罗珊人民举行了多次起义,同时阿里派也举行了多次起义,阿拔斯王朝的哈里发们对阿里派的态度不尽相同,阿里派主要的起义有:

○1侯赛因的孙子穆罕默德•本•阿卜杜拉的起义与曼苏尔的镇压

前面提到阿拔斯人在起义前为了和阿里派联盟,为了争取伊拉克和呼罗珊的什叶穆斯林,为了证实“还权给先知的后裔”的号召,哈希姆族人(阿里派和阿拔斯人)将穆罕默德•本•阿卜杜拉推举为伊玛目,向他宣誓效忠。穆罕默德是个学识渊博,宗教虔诚,德高望重的学者,号称“纯洁的灵魂”。散法哈就职哈里发位后,他和他弟弟易卜拉欣拒绝向散法哈宣誓效忠,认为阿拔斯人像伍麦叶人一样,是篡权者,爽约者。曼苏尔继位后,穆罕默德、易卜拉欣仍拒绝向曼苏尔宣誓效忠,同时他们隐藏起来。曼苏尔十分恐惧,密令希贾兹、伊拉克总督进行搜捕,但是找不到他们的踪迹,于是曼苏尔下令逮捕穆罕默德、易卜拉欣的父亲阿卜杜拉,折磨他,并把侯赛因的后裔全部拘禁起来,这迫使穆罕默德于伊历145年,公元762年举行起义,圣门弟子的孙子们,再传弟子们,教法学家们响应、支持。穆罕默德占领了麦地那,打开了监狱,释放了被监禁的反对派穆斯林和良民。穆罕默德被推举为伊玛目。

此时曼苏尔正忙于修建新都巴格达,听到消息,他十分震惊,立即停止巴格达的工程,开始施展他的计谋:一、封锁伊拉克与希贾兹的边界,阻止伊拉克境内的什叶派前去投奔穆罕默德。二、对呼罗珊封锁消息,以防范呼罗珊的什叶派受到希贾兹起义的影响,也揭竿而起,并派重兵警戒呼罗珊边境。三、命令他的一批将领伪装支持穆罕默德的举义,请他走出麦地那,东进伊拉克。精明的曼苏尔不像当年愚蠢的叶齐德,派兵进攻麦地那,制造“哈拉惨案”,他是想把穆罕默德调出麦地那——先知的城,消灭在圣城之外。同时他派他的侄子伊萨•本•穆萨(当时是王储)率大军堵截。两军相遇寡不敌众,穆罕默德经过惨烈的抵抗,战死在沙场,把他的头颅送往麦地那,悬挂街头,以警戒麦地那人。

穆罕默德在起义期间,给曼苏尔写了许多书信,从宗教、政治、逻辑的角度论证谁最有权利和资格做伊斯兰民族的领袖,二人都是伟人,又是学者,精彩的往来书信被史籍作为阿拉伯文学作品和宗教,政治理论篇章辑录下来,供史学家、文学家、研究人员们欣赏、研究。曼苏尔收到穆罕默德的第一封信时,大臣艾布•艾尤卜说:“由我回答他,信士们的长官不必劳大驾。”曼苏尔说:“这事与你无关,由我亲自答复。”所以留下了两位伟人精彩的作品。

史家说,然而宝剑的逻辑最有力量,穆罕默德不是败于曼苏尔的宗教与逻辑,而败于曼苏尔的宝剑。

○2易卜拉欣•本•阿卜杜拉的起义与曼苏尔的镇压

易卜拉欣是“纯洁的灵魂”穆罕默德的兄弟。精明干练,穆罕默德发动起义,曼苏尔派伊萨进攻起义军期间,他化装进入库法,常出没于费苏尔的军营,有时出现在曼苏尔席间,没有人发觉。当时库法封锁,监视得非常严密,他无法开展活动,于是他和他的一个随从化装成邮政信使混入巴士拉,在巴士拉他以先知后裔的身份进行宣传活动,追随他的人不断增多,于是他发动起义,声势浩大,占领了艾海瓦茨、瓦西拖等城市,这时伊萨与穆罕默德之间的战争结束,曼苏尔命令伊萨回师围剿伊拉克的易卜拉欣。伊萨率军进攻易卜拉欣,易卜拉欣和他哥哥一样,寡不敌众,战死沙场,他的头颅悬挂在库法城,以警戒难以驾驭的库法人。

多数历史学家认为曼苏尔是阿拔斯王朝真正的奠基人,他统一、平定了国家,他为继承他的35任哈里发——他的直系子孙们打下了近五百年的江山。但是他使用了无情无义的高压、残忍、阴谋诡计等手段。

曼苏尔指定他儿子麦海迪为继承人,麦海迪与他的父亲不同,对阿里派和其他反对派实行宽容政策,他释放了被监禁的阿里派人,其中有什叶派第七位伊玛目贾法尔•萨迪格之子穆萨•卡兹姆。他任命什叶派人叶尔古白•本•大五德为大臣,叶尔古白疏通哈里发与阿里派之间的关系,结果从各地调来一批阿里派人担任了公职。

○3阿里的曾孙侯赛因•本•阿里的起义与哈迪的镇压

麦海迪之后,他儿子哈迪继位,他又恢复敌视阿里派的政策。他的麦地那长官压迫阿里的后裔,激起阿里派的暴动,他们团结在侯赛因•本•阿里的周围,推举侯赛因为伊玛目,他们攻开了监狱,放出了被监禁的阿里派人和其他反对派。哈迪派穆罕默德•本•苏莱曼率重兵前去镇压,两军在麦加与麦地那之间的法赫地方遭遇,在激战中侯赛因牺牲,伊本•苏莱曼把侯赛因•本•阿里的头颅呈交哈里发哈迪。法赫激战中两个阿里派人逃脱。一个是叶海雅•本•阿卜杜拉,另一个是伊德勒斯•本•阿卜杜拉。

○4叶海雅•本•阿卜杜拉的起义与哈伦•拉希德的镇压

叶海雅•本•阿卜杜拉逃到里海南部的德莱木地区,在哈里发拉希德时代,他的势力扩大,拉希德派法德莱•本•叶海雅率五万人马前去征讨,并任命法德莱为吉兰和太伯里斯坦地区长官。法德莱没有采取武力镇压,而是经过谈判签订了和约。雅海雅要求哈里发拉希德亲自写信约,保证他们的安全,拉希德同意了,写了信约并赠送了礼品,送到太伯里斯坦。不久法德莱同叶海雅一起回到巴格达,拉希德赏了钱财,让他定居巴格达。

后来拉希德又害怕阿里派团结在他周围,把他监禁起来,后来伯拉麦克人(波斯一个家族)把他救出来,拉希德下令再次逮捕下狱,不久处死。

○5伊德勒斯•本•阿卜杜拉的起义与哈伦•拉希德的计谋

伊德勒斯•阿卜杜拉逃脱以后,到了北非西部边缘地区,进行传教活动,柏柏尔人拥戴他,在北非建立了一个什叶派的伊德勒西亚国,哈里发拉希德欲派兵征讨,但因太遥远,鞭长莫及,于是学他祖父曼苏尔使用计谋,他派一个精明干练的亲信假装背叛朝廷,投奔伊德勒斯,表现虔诚,取得了伊德勒斯的信任,他寻找到机会,给伊德勒斯下毒身亡。但是消灭伊德勒斯不意味着消灭伊德勒西亚国。伊德勒斯留下了一个怀孕的妻子,柏柏尔人一直等到她生下了一个男孩,起名伊德勒斯,拥戴他继承父位。

○6穆罕默德•本•贾法尔•萨迪格的起义与麦蒙的镇压

穆罕默德•本•贾法尔是个学识渊博,年高德劭的长者,他从他父亲伊玛目萨迪格那里学到了丰富的知识。哈里发麦蒙对阿里派实行宽容,亲近的政策。穆罕默德本来不赞成起义,但是,他的儿子们和侄子们鼓动他举行起义,他们在麦加推举他为哈里发,称他为信士们的长官。麦蒙派军队战胜了他们,然后宽恕了他们。

○7第七任哈里发麦蒙对阿里派实行宽容政策

第五位哈里发哈伦•拉希德临终前安排他的三个儿子为他之后的哈里发,次序是艾敏、麦蒙、戛西目。麦蒙比艾敏大六个月,因麦蒙的母亲是释奴,所以把艾敏安排为第一继任人,并把国家分为三块,把伊拉克、希贾兹分给艾敏,把呼罗珊和整个东部地区分给麦蒙,把叙利亚、杰齐莱分给戛西目。拉希德驾崩,艾敏继位后想废黜麦蒙和戛西目的继任权,立自己的儿子穆萨为继承人。这样引起了麦蒙与艾敏之间的战争。当时麦蒙是呼罗珊总督,他的大臣法德莱建议采取亲阿里派的政策,以争取呼罗珊什叶派民众的支持,借他们的力量击败艾敏。麦蒙本来敬重阿里•本•穆萨•里达(什叶派第八任伊玛目),所以他把自己的女儿乌姆•哈比白嫁给阿里•里达,麦蒙的呼罗珊军打败了艾敏的伊拉克军,艾敏被杀,麦蒙继任哈里发,他采取了一系列亲近什叶派的政策,如把阿里•里达指定为他的继任人,把阿拔斯人的黑旗、黑色标志改为什叶派的绿色标志,还把争论了二百年的法蒂玛的遗产“法德克”椰枣林园归还给法蒂玛的后裔。麦蒙的这一系列亲什叶派的举措,激起了巴格达王室成员、逊尼派学者们、教法学家们的不满,他们在麦蒙的叔父易卜拉欣•本•麦海迪的率领下举行了暴动,废黜了麦蒙的哈里发位,拥立易卜拉欣为哈里发,他们提出的“罪状”是麦蒙被他的大臣法德莱•本•赛海勒挟持(法德莱的确背着麦蒙做了许多事,他对麦蒙隐瞒伊拉克的军情),企图把阿拔斯人的江山拱手让给阿里的后裔。

事实上麦蒙不完全是由于大臣法德莱的挟持才采取亲什叶派的政策。他是个学者,精通经训,他对犯罪的人和反对派都比较温和、宽容,他对阿里及其后裔有好感,他替他的祖先报恩,其次,还有现实的政治需要,从下面的对话中可以看到他的生活哲学。

他父亲的姑母则乃白是当朝的阿拔斯人非常敬重的老人,她问麦蒙:“孩子啊!你为何把阿拔斯家族的政权转移到阿里的家族呢?”麦蒙回答说:“姑奶奶啊!我观察了阿拔斯家族的孩子们和阿里家族的孩子们,我发现阿里的子孙们更优秀,我认为阿里•里达比阿拔斯家族的孩子们更适合担任哈里发,我还知道当年阿里担任哈里发后,善待、重用阿拔斯的儿子们,他委任阿卜杜拉•伊本•阿拔斯为巴士拉长官;委任奥拜杜拉•本•阿拔斯为也门长官;委任古赛姆•本•阿拔斯为麦加长官,我们的家族中没有一个人如此对待阿里的子孙,我现在就报答他们。”则乃白说:“你现在是信士们的长官,你善待阿里的子孙,你是主人;我想将来他们善待你和阿拔斯人,他们是主人。”

由于巴格达暴动,麦蒙率眷属、近臣,阿里•里达也随行,并率一支军队赶往伊拉克,到萨腊赫斯地方,麦蒙设计杀了大臣法德莱,到图斯,阿里•里达吃完葡萄突然死亡,据传是麦蒙密令下毒,这也是符合逻辑的,暴动者们反对大臣法德莱,反对立阿里•里达为王储,麦蒙要平息暴动,安抚阿拔斯人,安抚孙尼派的教法学家们,维护自己的哈里发位,只好违心地牺牲了自己所立的继承人和乘龙快婿。

○8穆罕默德•本•戛西目的起义与穆尔太绥目的镇压

麦蒙逝世后,他弟弟穆尔太绥目继位,哈里发哈伦•拉希德安排他的四个儿子中的三个按他指定的次序继位,没有安排穆尔太绥目,因为穆尔太绥目从小喜武不喜文,他在军中成长,没有多少文化,因此父亲认为他不适合担任哈里发。麦蒙执政的时代,他是麦蒙的得力的臂膀,参与了一系列战役,麦蒙任命他为叙利亚、埃及的总督。麦蒙生前安排他弟弟穆尔太绥目继位,没有安排他儿子阿拔斯,阿拔斯也在军队中享有地位,也有才能胜任哈里发,但是麦蒙认为穆尔太绥目更合适。

穆尔太绥目实行敌视阿里派的政策,因此在他的时代,阿里的一个苗裔穆罕默德•本•戛西目在库法举行起义,发展到呼罗珊,穆尔太绥目派大将阿卜杜拉•本•塔希尔前去镇压,扑灭了这次起义,穆罕默德•本•戛西目被俘后送交哈里发穆尔太绥目处置,穆尔太绥目把他关进萨米拉监狱,从此再没有下落。

○9第十任哈里发穆台瓦基勒极端敌视和迫害阿里派

阿拔斯王朝第十任哈里发穆台瓦基勒极端敌视阿里和阿里的后裔,他奖励诅咒阿里的人,他禁止以阿里的名字给孩子们命名,并惩罚甚至杀害名叫阿里的人。他禁止探视在卡尔巴拉的侯赛因陵墓,并下令掘了侯赛因的陵墓。

11.什叶派的发展与什叶派国家的出现

伍麦叶王朝和阿拔斯王朝近五百年的漫长统治时期,什叶派的命运是受压迫——起义——遭镇压——再起义——再遭镇压的过程。即使在遭受压迫和残酷镇压时期,什叶派得到发展,譬如“卡尔巴拉惨案”激起了伊斯兰世界对伍麦叶王朝的憎恨,激发了广大穆斯林对什叶派的同情与支持,什叶派人数巨增,从此,为先知的外孙复仇的起义此落彼起,起义失败后少数人逃脱,远涉万里,到达边远地区,求生存,求发展,但不能与逊尼派的发展同日而语,因为逊尼派得到两个王朝几百年的支持。什叶派的伊玛目们不是起义牺牲就是被暗杀或毒死,因此,什叶派穆斯林经过不断的起义,磨练出一种不怕牺牲的殉教精神,对两个王朝形成最大的威胁。

两个王朝的少数哈里发,如伍麦叶王朝的第八位哈里发欧麦尔•本•阿卜杜勒•阿齐兹对什叶派和其他反对派实行宽容政策,史学家认为阿拔斯人经过二十多年的宣传、组织准备,取得了成功,得益于欧麦尔的宽容政策,伍麦叶王朝放松了对什叶派等反对派的高压、监视措施。阿拔斯王朝的第三位哈里发麦海迪,第七任哈里发麦蒙对什叶派采取了相对宽松的政策,所以,什叶派获得了宣传、活动、发展的空间,尤其阿拔斯王朝的中后期,国家的中央集权制受到削弱,地方割据势力强盛,哈里发无力控制边缘地区,后来哈里发只是徒有虚名,没有任何权力,只是给各地小王朝封头衔,封荣号。现将历代什叶派国家简介如下:

(1)伊德勒斯国家(788-974)

伊历169年,公元786年,阿里的后裔伊德勒斯•本•阿卜杜拉参加阿里派在希贾兹的起义失败后逃到北非摩洛哥北部,因为他是阿里、法蒂玛的直系后裔,受到当地柏柏尔人的敬重和支持,被拥戴为伊玛目,建立了伊德勒斯王朝。

(2)什叶派栽德国家

864年,阿里的后裔哈桑•本栽德在伊朗北部的泰伯里斯坦、德莱姆、吉兰地区建立了什叶派栽德国家,政权持续了300年(864-1126),前后有20位伊玛目和宗教学者执政。

(3)法蒂玛国家(909-1171)

伊历280年公元893年,在也门的什叶派支派伊斯玛仪派宣教师艾布•阿卜杜拉•侯赛因去麦加朝觐时,受到北非柏柏尔人朝觐者的邀请前往突尼斯宣教,他在传教过程中赢得了很多信徒,成为当地的领袖,遂组建了一支武装。不久伊斯玛仪派伊玛目赛义德•本•侯赛因从叙利亚的伊斯玛仪派总部赴突尼斯与艾布•阿卜杜拉会合,不久,被艾戛莱卜王朝艾米尔逮捕入狱,于是艾布•阿卜杜拉率领他的柏柏尔军队发动起义,攻占首都盖鲁万,救出赛义德,推翻艾戛莱卜王朝,推举赛义德为哈里发,因赛义德说他是先知女儿法蒂玛的子孙,故立国名为法蒂玛朝。赛义德逝世后,他的继承人东征西讨,扩张到阿尔及利亚,摩洛哥,利比亚等地区,于969年占领埃及,后将叙利亚、巴勒斯坦和希贾兹并入法蒂玛朝版图,建都开罗,国势强盛,成为横跨亚非两大洲的强大伊斯兰国家。由于其国旗、服饰崇尚绿色,故中国史书称“绿衣大食”。

法蒂玛朝历经14代哈里法。

(4)哈姆丹国(905-1003)

阿拉伯半岛台格莱卜部落族长哈姆母•哈木敦于890年联合哈瓦利吉派人发动反对阿拔斯王朝的起义,攻占北美索不达米亚,后哈姆丹被巴格达的哈里发军俘获,哈姆丹的长子归顺哈里发,率军打败哈瓦利吉派人有功,哈姆丹获特赦。哈姆丹的次子阿卜杜拉被巴格达的哈里发穆胡泰迪任命为摩苏尔总督,后发现巴格达的哈里发无力控制而宣布独立,自称艾米尔,创建哈姆丹国,后版图扩大到叙利亚,定都阿勒颇,巴格达的哈里发授给他“纳绥尔•道莱”(国家的辅弼)荣号,授给他兄弟“赛夫•道莱”(国家的宝剑)荣号。

哈姆丹国奉行什叶派教义,选什叶派学者担任法官和清真寺的伊玛目,在星期五聚礼日的演讲中祝福伊玛目阿里。

(5)萨法维王朝(1502-1736)

1502年,南阿塞拜疆宗教领袖伊斯玛仪一世宣传苏菲派萨法维教团教义,后联合土库曼部落组织军事力量,打败白羊王朝素丹军队,攻占巴库和舍马哈城,宣布自立为“沙黑”(王)以其先祖萨法维教团谢赫萨菲•丁的名字命名,定都大不里士,宣布什叶派十二伊玛目派为国教,实行政教合一制。1503-1508年,相继占领伊朗大部地区,1510年占领呼罗珊。

(6)卡加尔王朝(1794-1925)

16世纪初随萨法维王朝创建人伊斯玛仪一世来到波斯的突厥部落卡加尔人创建。1747年波斯分裂为几个小王朝,卡加尔人首领阿伽•穆罕默德趁机扩张势力,占领阿塞拜疆、克尔曼,消灭赞德王朝,控制伊朗的主要省份,1796年,阿伽•穆罕默德自立波斯沙黑,定都德黑兰,同年占领呼罗珊。

卡加尔王朝以什叶派十二伊玛目派教义为国教,将宗教事务的领导权交给什叶派宗教学者掌管,委派什叶派教法学家担任各级法官。

(7)巴列维王朝(1925-1979)

1925年伊朗卡加尔王朝近卫军团哥扎克族族长扎萨汗,巴列维在英国的支持下,发动军事政变,推翻卡加尔王朝,建立巴列维王朝,定都德黑兰,伊朗在萨法维王朝、卡加尔王朝时期奉什叶派二十伊玛目派为国教,什叶派伊玛目、毛拉的地位较高,但是礼萨汗巴列维执政(1925-1941)后采取一系列手段,扩大王权,加强中央集权,实行世俗化和政教分离政策。第二次世界大战初期,德国把伊朗拉入轴心国,1941年,英国、苏联指责伊朗国王礼萨汗与法西斯德国勾结,派联军进入伊朗,礼萨汗巴列维被迫退位,其子穆罕默德礼萨巴列维继位,穆罕默德礼萨巴列维继续实行世俗化政策,削弱伊玛目和宗教学者的权利和地位,以实现现代化为名,大量引进西方文化,伊斯兰信仰和传统的伊斯兰文化受到威胁,同时实行的经济改革,社会改革计划造成经济严重失调,加上军费开支大增,引起通货膨胀,物价飞涨,贫富悬殊加剧,各种社会矛盾激化,什叶派宗教领袖伊玛目霍梅尼号召人民推翻专制的、反伊斯兰的暴君巴列维,把他比作历史上杀害伊玛目侯赛因的暴君叶齐德,全国响应,爆发大规模的反巴列维的群众运动,1979年1月,巴列维被迫出国,2月1日伊玛目霍梅尼从法国回到伊朗,巴列维王朝灭亡。

(8)伊朗伊斯兰共和国

1979年伊朗人民在伊玛目霍梅尼的领导下推翻了巴列维王朝,于同年4月1日,宣布成立伊朗伊斯兰共和国。共和国宪法规定十二伊玛目派为国教。

(9)受什叶派影响的国家和地区

在波斯本土及其周边地区建立的伊斯兰国家,虽属逊尼派伊斯兰国家,但深受什叶派教义学说和波斯文化的影响,带有明显的什叶派色彩,如伊利汗国、撒马尔汗国(铁木儿帝国)、萨曼王朝、喀喇汗王朝、赛义德汗国(叶尔姜汗国)、花拉子模汗国、花拉子模沙汗国、布哈拉汗国、中国穆斯林,以及中亚的近代伊斯兰国家。在多数阿拉伯国家,公民中有人数不等的什叶派穆斯林,海湾国家较多,伊拉克公民中什叶派穆斯林占60%以上。

三、逊尼派与什叶派之间的共同点与分歧点

1.教义方面的共同点与分歧点

什叶派对逊尼派概括起来的“六大信仰”——确信真主独一,确信天使,确信众使者和圣人,确信天启的诸经典,确信后世及末日审判,确信天定——没有异议,但他们概括了五条基本信仰。

(1) 确信真主独一,即不以任何物对真主树匹偶,不崇拜除真主之外的任何人与物。确信真主诸属性,如创造宇宙万物,掌管人的生计与生死等。主张真主的本体与属性的统一性,真主本体就是永生、无始、无终、大智、全知等单一无偶的主宰,本体与属性不能分开。顺从真主、使者和伊玛目,但不能借口亲近真主崇拜圣人和伊玛目,可以借助圣人和伊玛目在真主那里的尊贵与地位央求真主,沾他们的吉,可以在圣人、伊玛目陵墓旁做礼拜,礼拜时必须面向卡尔拜。

(2)确信使者和圣人,即确信《古兰经》中提到的所有使者和圣人,确信他们是由真主派遣,把人类引向真理、正道。确信穆罕默德是最后一个使者和圣人,他受真主保护,不犯错误。

(3) 确信伊玛目。伊玛目教义或伊玛目制度是十二伊玛目派不同于其他伊斯兰派别的明显区别,确信伊玛目是真主在他的仆民中挑选的引导者,像真主在他仆民中挑选使者和圣人一样,并命令圣人向民众宣布他的继承人和他之后民众的伊玛目(引导者)。什叶派认为《古兰经》文:“使者啊!你应当传达你的主所降示给你的一切,如果你不这样做,你就没有传达他的使命……”(5章67节)是真主命令先知传达真主所降示的一切,不要保留,包括阿里是先知的继承人和伊玛目,什叶派的《古兰经注》说,真主选择阿里为先知传教的助手、先知的继承人、遗嘱执行人和他之后的伊玛目,因此,先知从小教育他,培养他,传授给他许多知识,在历次战役中磨练他,但是没有明确、公开地宣布,而只是暗示,常提说他的功德,先知知道这件事,圣门弟子们难以接受,因为阿里年轻,又是他的堂弟和女婿,人们会认为先知出于对堂弟和女婿的喜爱所致,因为当时人们的信仰程度不同,有些门弟子还没有完全领悟到《古兰经》中说的:“他不凭私欲说话,他只说真主的启示。”所以先知一直没有公开、明确地向穆斯林大众宣布,直到真主命令:“你应当传达你的主所降示的一切……。”所以,先知在辞朝之后就公开宣布了。

关于阿里是第一任伊玛目和他之后的十一位伊玛目,共十二位伊玛目,十二伊玛目派依据《古兰经》中“你只是个警告者,每个民族都有一个引导者”的经文,据伊本•阿拔斯等圣门弟子传述,先知说:“警告者是我,引导者是阿里。”另据逊尼派和什叶派的多家圣训集传述的圣训,以及逊尼派的《穆斯林圣训集》通过几个传述系统传述,先知说:“宗教一直存在,直到世界末日,或你们有十二个哈里发,都出自古莱什。”

由贾比尔•本•赛木莱传述,我和我父亲在先知那里,先知说:“我之后有12个哈里发。”然后先知放低声音对我父亲说,他们都出自哈希姆族。《齐尔穆兹》对训集传述:“我之后有12个艾米尔(长官)。”

什叶派说,12个哈里发只能是什叶派的12个伊玛目,因为逊尼派只有四位正统哈里发,之后的哈里发不止12个,而且有穆阿威叶和叶齐德,他们不可能是先知教民的引导者。

(4) 确信真主的正义性。正义或公正是真主的德性之一,什叶派特别把正义列为主要的信条之一,即确信真主是绝对公正的,他不亏枉任何一个仆民,确信真主的公正性是信主独一的组成部分。

(5) 确信后世,包括确信死后的复生、审判、善恶报应、天堂、火狱、用天平称善恶、过绥拉特桥等《古兰经》提到的信条。什叶派把上述五大信条称为理性的职责。

关于前定,什叶派主张宿命论与意志、行为绝对自由论之间。

2.在教法上的共同点与分歧点

什叶派对逊尼派概括的“五项基本功修”——念,礼、斋、课、朝没有分歧。但是他们附加了“胡木斯”、圣战、命人行善、禁人作恶,除了“念”(属理性的职责)外,把礼拜、斋戒、天课、“胡木斯”、朝觐、圣战、命人行善、禁人作恶称为“七项行为准则”。

关于礼拜,或拜功,包括每日五时礼拜,礼拜的时间,两个节日的礼拜,星期五的聚礼,殡礼,灾难时的礼拜,日食、月食时的礼拜,逊尼派与什叶派之间没有根本性分歧,只是天命拜、当然拜、圣行拜的等级上稍有分歧,在礼拜的基本功课,如入拜时的“台克比尔”、站、鞠躬,叩头、念《古兰经》首章,念作证词,念赞主赞圣词,出拜时道“赛俩目”等仪式没有分歧。

(1)礼拜上的分歧点:

○1关于斋月里的“台拉维海”拜(休息拜)。

关于斋月里的“台拉维海”拜(休息拜),什叶派有不同的看法,因为先知时代不做“台拉维海”拜,是欧麦尔执政时附加的副功拜,做副功拜在任何时候都允许,但先知禁止集体做副功拜。阿里曾对欧麦尔说:集体做副功拜“台拉维海”是“比达艾”(异端)。欧麦尔说:“是比达艾•哈赛奈(好比达艾)。”阿里从不参加集体的“台拉维海”拜,所以什叶派不做集体“台拉维海”拜,但强调礼夜功拜。

○2关于晌礼与晡礼,昏礼与霄礼合礼的问题

对晌礼与晡礼,昏礼与霄礼合并一起礼的问题,根据圣训,对旅行者是允许的,逊尼派和什叶派的教法学家们没有分歧。对定居者,逊尼派的教法学家之间有分歧,一般不允许合礼,但也有主张对病人,或下雨的时候,或者恐惧时可以合礼,而什叶派主张没有困难的情况下也可以合礼,以伊本•阿拔斯传述的圣训为依据。伊本•阿拔斯说:先知在麦地那时,有时合礼晌礼和晡礼,昏礼与霄礼,当时没有恐惧,没有下雨,也没有旅行。有人问伊本•阿拔斯:先知为什么这样做?伊本•阿拔斯答:先知不愿意给他的教民为难。

○3 关于礼拜中的站立

逊尼派把双手放在胸前,还是放在肚脐上下以及抬手的次数和方式,如抬一次,两次,三次,抬的高低等问题,什叶派并不在意,因为这些细节问题,先知和门弟子们有不同的做法。分歧在于礼拜中站立时垂手还是把两手放在胸前,或肚脐上下。逊尼派的四个教法学派一致主张把双手放在肚脐上下,不垂手,有《布哈里》和《穆斯林》圣训集所辑录的圣训为依据。但是四个教法学派对放手的地方,抬手的高低、次数有分歧。

哈乃菲派主张抬手的高度在肩膀之上,抬一次,站立时,把右手放在左手上,放在肚脐之下,作为圣行,妇女把手放在胸部。沙菲仪派主张把右手放在左手上,放在胸部之下,肚脐之上,对男女都是圣行,抬手三次,手不高过肩膀。罕百里派主张把右手放在左手上,抬三次手,高度不超过肩膀。马立克派主张把右手放在左手上,放在肚腹上,上下都可以,但不认为是圣行,是允许的,做天命礼拜时可以垂手。马立克派的部分教法学家认为把右手放在左手上,放在肚腹上下是穆斯太罕卜(可嘉的)。另一部分教法学家认为垂手是可嘉的,还有一部分教法学家不赞成把手放在肚腹上,另有一部分教法学家认为放、垂自由。但是逊尼派的四大教法学家一致认为把双手放在胸部或肚脐上下不是“瓦吉卜”(当然的)。

而什叶派主张礼拜站立时垂手,他们认为把双手放到胸前或肚腹上的圣训很少,这是圣人去世之后哈里发们命令这样做,显得庄重,但是什叶派的所有伊玛目们都主张垂手,他们内部没有分歧,他们认为垂手显得庄重,把双手放到胸前是过去波斯的锁罗亚斯德教徒晋见国王时候的站立仪式,所以避嫌。

○4关于土地上叩头

十二伊玛目派主张在土地上叩头,包括在石头,砂子或在土地上生长的但不能吃不能穿的植物上叩头是圣行,如草席、竹席等,在土地上生长的能吃,能穿的植物,如棉花,亚麻,农作物等,上面叩头使不得,因为先知时代,清真寺是土地,或沙地,把额头放在土地上表示谦恭。没有人在衣服,垫子或缠头巾上叩头,后来才允许在草席等地产植物上叩头。现代清真寺铺上了木板,地毯等东西,所以什叶派用圣地上的土制成上有经文的小土块,放在清真寺、家里的地板、地毯上,叩头时把额头放在小土块上,作为圣行,除了十二伊玛目派的其他派别的教法学家们允许在棉织品、麻织品、毛织品上叩头。

○5 关于礼拜前洗小净抹脚还是洗脚

关于礼拜前洗小净抹脚还是洗脚,什叶派与逊尼派之间有分歧,什叶派主张抹脚,逊尼派主张洗脚,原因是对《古兰经》文有不同的理解。《古兰经》指出:“信士们啊!当你们起身去礼拜时,你们当洗脸洗手,洗至两肘;你们当抹头,当洗脚,洗至两踝。”(5章6节)。逊尼派认为“脚”字读开口符,做前面的动词“洗”字的宾语,所以成为洗脚。什叶派认为“脚”字读齐齿符,连接最近的动词“抹字”,做宾语,所以应该是“抹”字的宾语,所以抹脚符合《古兰经》文的本意。另据阿里传述,他说,我原来认为抹脚心比抹脚面好,后来我看见真主的使者抹脚面,所以我也抹脚面。另外,由奥斯曼•本•阿凡、伊本•阿拔斯等圣门弟子传述,先知洗小净时抹脚,所以什叶派主张抹脚,认为洗脚是后来的哈里发们命令的。

○6关于抹靴子、抹鞋子

许多圣门弟子,再传弟子传述,在定居时和旅行时都可以自由选择抹鞋子或洗脚。但是,阿里、阿伊莎、伊本•阿拔斯等传述,先知洗小净时抹脚不抹鞋,什叶派认为阿里、阿伊莎经常和先知在一起,最了解先知如何做小净。

(2)斋戒

十二伊玛目派把斋戒看作伊斯兰的基本功修之一,斋戒分为三种,一是当然的,如斋月的斋戒,赎罪的斋戒,朝觐期间代替宰牲的斋戒等。二是赞许的斋戒,如伊历七月和八月的斋戒。三是禁止的斋戒,如两个节日——宰牲节、开斋节的斋戒,驻阿拉法特山和阿舒拉日的斋戒等。

(3)天课

逊尼派和什叶派都把天课看作仅次于拜功的伊斯兰教基本功修,并把天课与礼拜连结在一起,即没有完纳天课等于没有履行拜功。

关于天课,逊尼派教法学家主张,天课包括金、银、流动资金(达到教法规定的数量),从中每年提取四十分之一,以及牲畜(教法有详细规定)、农产品(提取约十分之一)。

什叶派主张,天课只包括金、银、牲畜、农产品。除此之外,根据《古兰经》规定提取“胡木斯”。

关于接受天课的对象,根据《古兰经》的规定,与逊尼派四大教法派别基本一致。

(4) “胡木斯”即五分之一

《古兰经》8章41节规定战利品的五分之四归参战的战士,五分之一归真主、使者、使者的至亲,以及哈希姆族的孤儿、赤贫者、遇到困难的旅行者,因为先知禁止自己,并禁止哈希姆族人接受天课和施舍,所以,以五分之一中的一部分做补偿。

先知时代,按《古兰经》的规定一直执行“胡木斯”。艾布•伯克尔被推举为哈里发后,根据欧麦尔的建议废除了“胡木斯”,把先知留给女儿法蒂玛的遗产“法德克”椰枣林园收归国库(前面已述及)。

“胡木斯”原是根据《古兰经》提出战利品中的五分之一,后来把矿产、宝藏、流动资金列为“胡木斯”。因为根据阿拉伯大百科全书《阿拉伯语言》中对战利品“俄尼麦”一词的释义是指所有过去没有而新获得的财富和所赚得的利润,《古兰经》4章94节说:“你们欲图今世生活的福利,而在真主那里有许多丰富的福利。”《古兰经》8章69节说:“你们可以吃你们所赚得的合法而佳美的福利。”

什叶派认为,在先知时代,“胡木斯”由先知分配,先知之后,由历代伊玛目分配,在第十二伊玛目玛赫迪隐遁后,“胡木斯”由最权威的宗教学者、教法学家分配。

历史上,伊玛目艾布•哈尼法的大门徒艾布•优素福执行过“胡木斯”。艾布•优素福担任过阿拔斯王朝哈伦•拉希德时代的总法官,他不从金属矿产,如金、银、铁、锡、铅等提取天课,而提取“胡木斯”,但从土类矿产,如石、玉、宝石、硫磺等提取天课,不提取“胡木斯”。

艾布•优素福担任总法官期间,向各省区,尤其东方各省,如土耳其、波斯、呼罗珊、中亚等地区派哈乃菲派的法官,这是在东方,包括中国在内,哈乃菲派流行、发展的主要原因。

(5)朝觐

什叶派把朝觐看作伊斯兰的重要支柱和重要功修之一,放弃它的穆斯林处在不信真主的边缘并认为朝觐是一种用财产、肉体、精神进行的圣战。朝觐的功课和教法律例与逊尼派基本相同。

(6)圣战

圣战是用自身、财产、牺牲与敌人、地球上的不义、罪恶、腐败战斗。

什叶派把圣战分为两种:一是大圣战,即人与自身的圣战,即与自己不良的秉性,可憎的品质,愚昧无知、不义、骄傲自大、嫉妒、吝啬、胆怯等恶习战斗。二是小圣战,即抵抗来自外部的侵略者、真理、正义、善良、美德的敌人,宗教的敌人。

(7)命人行善,禁人作恶

命人行善,禁人作恶就是号召人走向真理、正道、抵抗迷误与虚妄,提倡行善,反对作恶、犯罪。它是伊斯兰的基础之一,是穆斯林的宗教、理性的重要义务之一,也是最好的功修之一。

3.逊尼派与什叶派在“塔基亚”原则和临时婚姻问题上的分歧

(1) “塔基亚”原则

“塔基亚”一词为阿拉伯语,其字面含义是预防邪恶,保护自己。在什叶派的宗教术语中是一个概念,其涵义是,在暴君统治,或邪恶势力压迫,危及生命时,表现出不信,应酬虚妄,而内心隐藏信仰与真理。它与伪信者有本质的区别。伪信是口头假信,内心隐藏不信。

“塔基亚”原则的依据是《古兰经》和圣训。《古兰经》指出:“信士们不可舍信士而以不信者为朋友,谁如果这样做,他不在真主的宗教之内,除非你们对他们有所畏惧。”(3章:28节)

“归信真主之后又表示不信者—-除非被迫宣称不信,而内心信仰坚定者——为不信而心安理得者,必遭真主的恼怒,并受重大的刑罚。”(16章106节)。

圣训的依据:著名圣门弟子安马尔•本•亚西尔和他的父母亚西尔•赛米娅是奴隶,早期信仰了伊斯兰教,他们遭到他们的主人——古莱什贵族的残酷迫害,安马尔的父母坚贞不屈,被折磨至死,而安马尔假意表示尚未信仰伊斯兰教,幸免于难,安马尔把他的做法告诉了先知,但是有些穆斯林说,安马尔叛教了,安马尔很痛苦,先知说,安马尔从头到脚充满着“伊玛尼”(信仰),他的血肉中渗透着“伊玛尼”,接着真主降示了上述《古兰经》文,安马尔感动得流下了热泪,先知一边给他擦眼泪,一边劝慰他。

什叶派第六代伊玛目贾法尔•萨迪格在什叶派和先知的后裔长期遭到镇压和迫害的历史条件下,根据上述经、训演绎出“塔基亚”原则,以保护先知后裔和什叶派穆斯林的生命和力量。

但是,从历史到现代,一些教派偏见强烈的人把“塔基亚”原则与伪信混为一谈,进行批判,依据的也是《古兰经》文:“他们遇见信士们就说:‘我们确是同你们在一起的,我们只不过是嘲弄他们而已’。”(2章14节)。所有的经注学家们一致认为这节经文是针对伪信者而降示的,他们内藏不信,口头假信,与“塔基亚”原则完全相反。如果盲目批判“塔基亚”原则,上述的经、训如何解释?

(2)临时婚姻

临时婚姻是指男子与教法允许结婚的妇女缔结婚约,规定一定的期限,付一定的聘礼,期限到,婚姻结束,无休妻离婚的法律程序,互相没有继承权,但所生儿女归男方,依据是《古兰经》文:“……一切妇女对你们是合法的,你们可以用你们的财产寻求与她们结合,你们应当是贞洁的,不可是淫荡的,既然与她们结合,你们应当把已规定的聘礼交给她们。”(4章24节)。

临时婚姻的目的是如《古兰经》所说,应该是合法的、贞洁的,不是淫荡的,防止奸淫流行。

据阿里、伊本•阿拔斯、贾比尔•本•阿卜杜拉、伊本•麦斯奥迪、阿姆兰•本•哈绥尼等圣门弟子传述,在先知时代和艾布•伯克尔时代,临时婚姻是合法的,直到欧麦尔执政后期才被禁止,但是后来的教法学家们对临时婚姻在先知时代的合法存在没有分歧,而是否先知后来禁止,或被《古兰经》废止产生了分歧,一部分逊尼派教法学家认为上述《古兰经》指的是正式的婚姻,对此,什叶派教法学家的答复是:正式婚姻的律例,在本章3-4节经文中已阐明,用的是通常用的“结婚”一词,而24节用的是“享受”一词,正式婚姻的聘礼用的是通常用的“麦海尔”一词,而临时婚姻的聘礼用的是“艾吉勒”(报酬)一词。

多数逊尼派的教法学家们认为临时婚姻这节经文被废止了,但是,没有废止的经文,传述的圣训是个别人所传,而且欧麦尔自己说他禁止了,没有说圣人时代被废止了,欧麦尔在讲台上说:“两个‘穆提艾’(享受)在圣人时代有,被我禁止了,一个是朝觐期间的享受,一个是临时婚姻。”阿里说过:“要不是欧麦尔禁止了临时婚姻,奸淫者只剩下极个别的可怜虫。”

4.对历史上几个教法问题的分歧

(1)对拒绝交纳天课者的教法问题

先知逝世,艾布•伯克尔被推举为哈里发后,半岛各部落掀起了暴动浪潮,但是暴动的动机不同,有些部落叛教,有些部落的首领自称先知,而多数部落拒绝交纳天课,其中多数人对关于天课的《古兰》经文有错误的理解,经文说:“你从他们的财产中征收天课,你借天课使他们洁净……”用的是第二人称单数“你”(指先知),故他们认为天课是上交给先知个人的,现在先知逝世,不再交天课了。他们说,我们信主信圣,做礼拜,不交天课,欧麦尔建议,对拒绝交纳天课的部落不要使用武力,因为他们是犯大罪者,不是叛教徒。但是艾布•伯克尔从政治考虑,要对所有暴动的部落都使用武力,以捍卫年轻的伊斯兰国家。

什叶派认为艾布•伯克尔违反了教法,欧麦尔没有坚持,在这个问题上对两个人都持批评态度。

(2)对哈立德•本•瓦利德杀马立克•本•努力外莱及其族人的数法问题

马立克•本•努力外莱是半岛北部叶尔布阿部落族长诗人,“代表团之年”归信了伊斯兰教,先知任命他为本地区长官,兼管征收天课职务。先知逝世后,他把征收的天课退还给族人。关于他是否暴动说法不一。哈立德•本•瓦利德率军抵达后,他没有抵抗,哈立德派军把他们的驻地包围,监视起来,但是一些远郊的游牧人作证,马立克及其族人暴动了,哈立德命令把马立克及其一批族人带去询问,对暴动一事,他们说法不一,军中有辅士艾布•盖塔德,他是艾布•伯克尔派到哈立德军中的宣教师,他当场作证马立克和他的族人是穆斯林,他亲眼看到他们宣礼,做礼拜,哈立德认为他们是看见大军一到,害怕假信。因意见不一致,哈立德先把马立克监禁起来,夜里下令把他们杀了,哈立德娶了马立克的妻子。艾布•盖塔德骑马跑回麦地那,向哈里发艾布•伯克尔报告,说哈立德轻信一些想分战利品的游牧人的话,把穆斯林杀了,霸占了马立克的妻子……。欧麦尔听后非常愤怒,建议把哈立德调回,按教法处以偿命。艾布•伯克尔批评艾布•盖塔德不应擅自离开军队,命令返回。哈立德回到麦地那,欧麦尔训斥他:“你杀了穆斯林,霸占了他的妻子,我们要以石击刑处置你。”哈立德见了艾布•伯克尔,向他作了解释,是判断错误,艾布•伯克尔相信了他,对马立克及其族人的命案,从国库的财产中提取赎金给他们的亲属。

艾布•伯克尔从政治、军事的角度考虑,自己演绎了教法。当时国家正用人之际,而哈立德是杰出的军事将领,这么做可以理解。后来叙利亚前线求援,艾布•伯克尔命令哈立德驰往叙利亚,经历了历史上有名的奇迹般地沙漠急行军,短期内到达叙利亚前线,艾布•伯克尔任命他为几路军队的总指挥,在著名的老迁土艾布•奥拜岱之上。哈立德指挥军队打赢了历史上著名的叶尔穆克战役。正在此时,艾布•伯克尔逝世,欧麦尔继任哈里发,任命艾布•奥拜贷为总指挥。哈立德没有怨言,协助艾布•奥拜岱征服了叙利亚全境。

什叶派对艾布•伯克尔、欧麦尔对哈立德的处理持批评态度,认为艾布•伯克尔没有履行教法,认为欧麦尔没有坚持履行教法,认为哈立德有罪,即使判断错误,也犯有错误。

马立克的弟弟穆太半木•本•努外莱也是诗人,他到麦地那向艾布•伯克尔、欧麦尔告状,为他哥哥伸冤,说他哥哥是穆斯林,他做诗,哀悼他哥哥长达20年之久。

(3)奥拜杜拉•本•欧麦尔杀人一案的教法问题

欧麦尔被穆义莱•本•舒尔白的家奴艾布•露艾鲁艾刺杀,艾布•露艾鲁艾在欧麦尔率穆斯林做晨礼时,潜入先知寺,刺杀了哈里发欧麦尔,因穆斯林们没有带剑,大家在捕抓凶手的过程中,艾布•露艾鲁艾又杀死了几个人,然后自杀,是个人行为?还是有同伙呢?无人知道,需要调查、取证,正在调查之中,阿朴杜•拉哈曼•本•艾比•伯克尔提供了一个线索,他说他在欧麦尔被刺前一天看见胡尔木赞(被俘的波斯首领)、杰菲奈(他是希拉小王朝基督教徒,在麦地那教穆斯林儿童们写字)三人在一起密谈,他们看见我时有些紧张,一把双头的匕首掉在地上,刺杀欧麦尔的匕首正好是一把双头匕首,欧麦尔的次子奥拜杜拉一听这话,提上宝剑前往这三个嫌疑人家,鲁莽地杀死胡尔木赞、杰菲奈和艾布•露艾鲁艾的一个小女儿。案子尚未查清,没有获得证据,即便这三个人是嫌疑犯,艾布•露艾鲁艾的小女儿是无辜的,此案如何处理。新的哈里发尚未选出。奥斯曼当选后,要处理的第一件事就是奥拜杜拉的案子。穆斯林意见不一致,阿里等一批圣门弟子主张按教法判以偿命,另外一部分圣门弟子说:昨天他父亲刚被刺杀,今天又杀他的儿子,怎能忍心呢?穆义莱•本•舒尔白向新任哈里发奥斯曼出主意说,你是哈里发,你可以特赦奥拜杜拉免死罪,以赎金代替。奥斯曼用自己的钱交了赎金。但阿里仍坚持以教法判偿命,他说,要是欧麦尔活着,他也以偿命判处。

后来阿里担任哈里发后,奥拜杜拉怕阿里杀他,就投奔到叙利亚的穆阿威叶那里去。隋芬战役期间,奥拜杜拉出队挑战,阿里之子穆罕默德•伊本•哈菲叶出队迎战,伊玛目阿里说,由我去杀了这个罪犯,他还身负血债,穆罕默德不让父亲迎战,说他能战胜奥拜杜拉,阿里说:“我知道你能战胜他,但是我执行教法。”阿里上去迎战,奥拜杜拉看见阿里出队迎战,就说,我不跟你交战,就拔马归队。

什叶派认为穆义莱的建议和奥斯曼的赎金处理都没有教法依据,对此持批评态度。

结束语

根据以上材料,我们可以看到逊尼派与什叶派之间,在伊斯兰的基本教义、教法上没有根本性的分歧。主要的分歧是先知的继承人,即哈里发问题,这个问题已成为历史,只可以作为一个历史课题进行学术研究与评判。

逊尼派与什叶派之间的关系,前辈的圣门弟子们——阿里、艾布•伯克尔、欧麦尔、奥斯曼等做出了良好的典范。他们之间对经、训的理解、认识、演绎等方面有差别,有分歧,有竞争,甚至有斗争,但是他们的出发点是为了伊斯兰、伊斯兰国家和穆斯林大众的利益。他们没有把穆斯林之间的竞争对手看作敌人,以刀兵相见。阿里对前三任哈里发的当选虽然有意见,有看法,但他还是尽力辅佐了他们。

奥斯曼执政后期,因重用伍麦叶族人,激起穆斯林群众暴动,阿里尽力保护了奥斯曼,并警告暴动者;如果哈里发被杀害,穆斯林之间将长期流血,直到世界末日。

阿里当选为第四任哈里发后,叙利亚总督穆阿威叶以讨还奥斯曼血债为名,拒绝承认合法公选的哈里发,最后以武力夺取了哈里发位,用下毒,暗杀和公开杀害等手段,消灭穆斯林反对派,并传子叶齐德,把早期穆斯林根据《古兰经》和先知的“逊奈”民主协商推选领袖的哈里发制度变成封建王朝世袭制。

伍麦叶王朝和阿拔斯王朝的绝大多数哈里发们,为了维护他们的政权,用武力残酷镇压穆斯林反对派。在统治阶级家族内部也用下毒、暗杀、战争等手段夺取哈里发位,完全违反了《古兰经》和先知的“逊奈”。

写这本小册子的出发点是希望穆斯林教胞们正确理解伊斯兰,正确对待与自己所属的教派不同的各伊斯兰教派。最好的方法是进行深入的研究、探讨,直接的交流,不带偏见,因为偏见比无知更可怕,对各教派用《古兰经》,用伊斯兰的基本信条——认主独一、先知穆罕默德、伊斯兰的基本功修来衡量,如果没有问题,就是穆斯林弟兄,不能敌视,不能轻易地判对方为离经叛道,或邪门歪道,否则会把穆斯林弟兄当成敌人,导致流血冲突。

伊斯兰历史上穆斯林内部的流血冲突主要源于部落、氏族宗派主义和宗教、政治上的极端主义、宗派主义。极端主义没有群众基础,绝大多数穆斯林不接受,故没有生命力,最终被历史所淘汰。如哈瓦利吉派,形式上表现得非常虔诚,长时间的礼拜,长年封斋,诵读《古兰经》时流泪,但是,他们缺乏理性,思想狭隘、极端,把不同见解的穆斯林视为敌人,把穆斯林的小错误看成大错误,把小罪看成大罪,把大罪看成叛教,可杀可诛。在非原则问题上,内部不断纷争、分派,最后在不到100年的时间里逐渐自行灭亡。

一种宗教,一种学术,在合适的环境里,在兴旺的时期,会出现流派,如果各派之间,互相尊重,正确对待,公平自由地交流、竞争,各派都会得到发展。如果为了争取群众,互相批判,压制和企图削弱他派,会适得其反,会发生流血冲突,历史、现实的教训很多。

先知说过:“我的教民将分为73伙,只有其中的一伙在正道,进天堂,他们是遵循我的‘逊奈’那一伙。”每个派别都说,他们是在正道,进天堂的那一伙教民。孰不知先知的“逊奈”不只是指某一派所遵循的一件或两件“逊奈”。“逊奈”一词有道路、行为、传统等意。艾布•伯克尔、欧麦尔逝世后,穆斯林们把他们执政时期的方针、政策、行为、传统等称为两位谢赫的“逊奈”排在《古兰经》,先知的“逊奈”之后。在伊斯兰术语里,“逊奈”指先知的言语、行为和默认。先知的“逊奈”包括《古兰经》、圣训所阐述的伊斯兰的教义、教法、道德规范,社会交往规范等。那么,凡遵循伊斯兰的基本信条,履行伊斯兰的基本功修,遵守伊斯兰道德规范的人都属于在正道、进天堂的那伙教民,虽然在一些细节上分为各种派别,但他们在伊斯兰的大道上殊途同归。

笔者在阿拉伯、伊斯兰国家学习、研究、工作及参加国际伊斯兰学术会议期间,曾跟逊尼派各派和什叶派的学者,大学生们进行过交流,发现都在伊斯兰的基本信条,基本功修方面没有重大分歧。那么,都应该是穆斯林弟兄。因此,各派都在“伊斯兰会议组织”之内,说明当代的伊斯兰国家领人和各派伊斯兰学者都认同,凡是在伊斯兰的基本信条和基本功修上没有分歧的穆斯林都是先知穆罕默德的教民,应该团结、联合,绝对避免流血冲突,应求大同存小异,共同求发展,求进步,这样世界伊斯兰才有希望,世界穆斯林才有光明前途。

参考书目(阿拉伯文)

1.《伊斯兰历史与伊斯兰文化百科全书》埃及开罗大学伊斯兰历史与伊斯兰文化教授艾哈迈德•谢里比博士主编。

2.《伊玛目阿里•本•艾比•塔利卜百科全书——古兰经,圣训、历史研究》伊拉克谢赫穆罕默德•莱伊谢海勒主编

3.《穆罕默德生平》埃及穆罕默德•侯赛因•海卡尔著。

4.《公正地研究历史上的教法分歧》伊朗谢赫贾法尔•素卜哈尼著。

5.《遵循真主的经典先知的逊奈》伊朗谢赫贾法尔•素卜哈尼著

6.《十二伊玛目派的信仰》伊拉克纳贾夫教法学院院长谢赫穆罕默德•里达著。

7.《什叶派就是逊尼派》巴黎苏尔本大学哲学博士穆罕默德•提贾尼著。

8.《什叶派的渊源、教义、教法原理与逊尼派四个教法派别的比较》伊朗谢赫穆罕默德•侯赛因著

9.《异端之客观研究节略》伊朗谢赫贾法尔•巴基尔著

10.《先知后裔在伊斯兰教和伊斯兰民族中的地位——第14次国际伊斯兰团结会议论文集》伊拉克穆罕默德•麦海迪选编。

11. 《阿拉伯通史》(中文),美国,希提著,马坚 译。